機上WiFi:不只是上網那么簡單
不久前,美國和歐洲的民航監管部門相繼發布通知,允許乘客在飛機起降過程中使用開啟了“飛行模式”的電子設備,這也意味著飛機起降過程中需要完全關閉電子設備將成為歷史。未來乘客個人的電子設備將在飛行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而機上WiFi的逐步推廣,將使乘客獲得完全無縫的網絡體驗。
乘客:要WiFi,不要空間
“我們做過一個調查,乘客寧愿犧牲自己的座椅空間,也愿意花費更多來享受機上的WiFi服務。”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航空運輸副總裁戴殊榮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乘客希望在飛機上也能使用自己的電子設備上網。”
機上WiFi服務讓旅客在萬米高空享受上網服務,不僅為旅途平添了幾分樂趣,還為商務旅客提供了通信、辦公的便利。據統計,目前至少有1800架商用飛機部署了機上WiFi服務。據英國《商務旅行家》發布的一份數據顯示,全球共有27家航空公司提供機上網絡服務,除挪威航空、土耳其航空和北歐航空暫時免費外,其余航空公司均收取不同數額的費用。
根據In-Stat公司的一項研究表明,旅客認可的機上WiFi服務價格應該是每航段2~5美元,而過高的價格可能使乘客望而卻步。比如,美國西南航空采用統一定價,每個設備每天一律5美元;美國航空對一趟航班的收費為4.95~17.95美元,對15分鐘以內的筆記本電腦上網僅收取1.95美元;而澳航則要收取12.9~39美元不等的費用。
“不同的航空公司有不同的收費模式,但對于霍尼韋爾來說,通過新技術的應用來降低機上數據的成本才是長久的解決方案。”戴殊榮表示機上WiFi已成行業趨勢的同時,強調降低使用成本才能有利于這項技術的推廣。“目前,霍尼韋爾正在研發的海事衛星KA波段可以為空中提供高速數據傳輸,使乘客在空中的上網體驗跟在家里使用寬帶一樣,而KA波段可以降低成本的同時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大容量的數據傳輸,能減少很多信息處理過程中的時間。”
航空公司:高速網絡帶來的改變
說到高空中的數據傳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乘客空中的網絡需求,而對于航空公司來說,高速的網絡通訊能帶來的好處可不只有服務乘客那么簡單。
航班機組需要在飛機起飛前制定飛行計劃,但是在長時間的遠程航線上,提前制定的飛行計劃可能早已“過時”,飛機正在飛行的航線可能已經不再是最佳路線。此時,高速的衛星通信技術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它可以讓機組隨時下載航線上的氣象數據,并通過飛行管理系統對航路進行規劃。戴殊榮以某家航空的波音777遠程航線為例,表示在引入衛星通信后,該飛機每年可以減少200萬美元的成本。
此外,高速網絡還可以讓航空公司隨時監控飛機的健康狀況,而不是只能在飛機落地后再進行檢查。“KA波段技術可以使飛行中的飛機進行健康分析,空中就可以判斷哪些部分需要進行維護,下一個目的地是否有備件。”戴殊榮表示。在航班延誤極其嚴重的中國,減少飛機地面維護時間,無疑將給航空公司和乘客帶來雙贏的結果。
不僅如此,機上WiFi的普及還可以減少機上讀物的擺放,甚至取消乘客座椅前方的機上娛樂系統,這不僅可以降低飛機的重量,還能夠降低航空公司的設備維護成本。
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機上WiFi的普及已成趨勢,中國也開展相應的測試和安裝工作,而乘客和航空公司在使用成本方面的雙贏也將為這一技術的推廣打下堅實技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航空公司將面臨領航員短缺
- 下一篇:每周觀察:讓民航高科技充分發揮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