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眾航空文明需探索常態方案
一男子近日乘飛機赴北京,當飛機停穩后,他嫌排隊下機的人多,便擅自打開安全門,導致逃生氣囊滑梯打開。目前他已被拘留。
不愿排隊就“開辟”捷徑,暴露了這名乘客的社會公德及文明素質缺陷;而擅自打開安全門,則暴露出其航空安全意識、航空文明欠缺。
因為,飛機安全門僅限緊急情況下使用,不能隨意打開。在空中擅自打開,機艙會失壓,后果不堪設想;在地面打開,雖無機毀人亡之憂,但逃生滑梯需重裝、飛機要維修,則可能導致航班延誤甚至停飛。
因為無知與沖動,這名乘客被拘留15天,未來還可能面臨經濟索賠,代價巨大。經此變故,其航空安全意識、航空文明恐怕會有所改觀。但這樣的教訓和案例,能否讓更多的人引以為戒,自覺提升航空文明呢?
近年來,類似在飛機上為所欲為(打開安全門、爭吵斗毆等)的案例并不少見,相關責任人也都受到了法律制裁,但不文明乘客依然“前赴后繼”,這在折射公眾航空文明匱乏的同時,也表明僅靠案例來促進公眾航空文明提升,并不現實。
中國航空業發展迅猛,飛機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乘飛機出行的人數直線增長,而公眾航空文明淡漠也屢屢生出鬧劇。如何探索提升公眾航空文明的常態方案,值得思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