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場建設要加強頂層設計
2015年是中國改革的關鍵年。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如何實現機場建設效率最大化,是現階段機場建設的重要問題。在現行體制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下,我國的機場建設仍然是按照加強干線機場建設為主,增加或者擴建支線機場為輔的老辦法進行。地方各級政府出于政績、招商引資等方面的考慮,試圖“一步到位”的建設地方機場,盲目求大、求全,后續投入不足,使得不少中小機場陷入運營困難的局面。盡管機場的建設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是顯著的,但不可否認,在各種利益博弈之下的機場建設困局并以有得到破解。
在經濟新常態下進行投資,每一分投資都應得到最大的回報。我國在航空業發展的路徑在很多方面都在參考美國的發展路徑,但我國和美國現實存在巨大差距,我國目前還沒未形成類似美國的航空運輸網絡——小型機場數量多、支線為干線帶來了眾多的客源。我國小機場數量不足已是現階段必須面對的問題。現階段,民航要發展,機場建設要加強頂層設計,需要應以最合理的方式推動規則變更,實現機場建設的效益最大化。
目前,通用機場審批權已經下放,地方政府應適當鼓勵通用機場的建設。國家發改委可以考慮放棄審批制的機場管理模式,設定若干條件,只要符合這些要求,地方政府都可以申請建設通用機場。在每年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可采用抽簽等辦法綜合考慮決定哪些通用機場優先建設。這些要求應該包含但并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建設投資規模必須嚴格限制,原則上不超過3個億,嚴格限制豪華航站樓等不實用設施建設,實現效益最大化;地方承諾保證后續機場維護資金保證必須跟上;有高鐵或動車運營的縣級地區暫不作為通用機場建設備選點,已有支線機場的所在地區也不作為通用機場建設備選點;偏遠地區,包括海島等交通不便地區優先支持;有成熟運營方案的通用機場優先支持;可優先支持旅游資源豐富地區建設通用機場。此外,所有通用機場建設應該預留快速改造為軍事機場用途空間,供國防戰備不時之需,實現與軍隊的良性互動。
在機場建設時,還要充分考慮該地區的交通便捷程度。支線機場建設應與干線機場及其附近的高鐵、地鐵實現無縫銜接,形成航空運輸網絡,保障人民出行的權利。給予以緩解交通運輸不便為優先發展方向的通用機場獎勵,鼓勵使用小型飛機1天多批次運行,逐步提高所在地區與干線機場所在城市的連通,在未來必需時,再改用更大搭載乘客數飛機運營,實現效益最大化。鼓勵支持旅游資源豐富地區優先開通旅游專線,實現200公里左右距離航空運輸代替普通地面客運的局面,以解決支線機場價格高,服務差的問題。同時,機場建設還要鼓勵跨地區、跨省資源共享,一個機場可有兩個地方名稱,如銅仁?鳳凰機場等,以破解招商引資,地方經濟發展困境。
在機場建設經費方面,機場的建設費用(來源、使用預算、最終核算)、發展規劃、機場補貼、航線補貼等都必須在省級政府網站公開,航線補貼原則上最多延遲6個月后,在第二年年中時必須公開,以3年為標準對其績效進行評估,評估倒數的一定比例不得新建機場。
對中國機場建設進行頂層設計,是從最高層面進行規則和資源的整合。只有通盤考慮全局,我國的機場建設才能快速的、可持續,機場的發展也才能快速、可持續,才有利于整個民航事業的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用好大數據 民航需找到發力點
- 下一篇:航空禁煙或需學習“鐵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