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打造空港經濟新引擎
不斷有飛機從頭頂呼嘯而過,航站樓前接送旅客的車輛川流不息——來到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乍入眼簾的繁忙景象,與全世界各大機場沒太多差別。但若驅車沿著機場大道北行,走兩公里左右,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那是另外一派忙碌景象:世界四大快遞巨頭之一——聯邦快遞公司亞太轉運中心的倉庫內,十余條流水線正以高達每小時3萬件的速度分揀快件包裹;在機場北部的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辦事大廳內,海關關員一邊仔細地核對著企業遞交的報關單,一邊快速地敲擊著鍵盤……
這就是廣州經濟增長新引擎——空港經濟的“具象”。從2004年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正式啟用以來,10年間,機場客貨運吞吐量急劇提升,依托機場建立的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一期)近日將正式封關運作,一個全新的空港經濟圈正悄然崛起。
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
空港新興產業的搖籃
廣州空港經濟區總體規劃于2013年6月通過廣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查后,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尤其是空港經濟區的核心區——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順利完成了一期圍網建設。今年4月17日,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一期)正式通過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等十部委的聯合驗收。
綜合保稅區是目前國內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綜合功能最強、配套政策最完善、通關手續最便利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區、口岸的功能于一身,可以發展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
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投資促進處副處長盧日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綜合保稅區齊全的業務類型和獨特的政策優勢,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通關效率、創造更多的效益。”
目前進駐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的企業客戶已超過200家,包括航空公司、代理公司、報關公司、物流企業等。雖然地處機場北部,但是綜合保稅區內的辦公室租金已升至每月每平方米300多元,比廣州CBD中信廣場的租金還高。
目前,廣州空港經濟區已經有諸多產業落地。走進物流企業威時沛運位于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的倉庫,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忙前忙后,熟練地對貨物進行拆箱、檢貨、分揀、封箱作業,而這些貨物包裝上的英文說明清楚地表明這個貨倉的獨特——這里是威時沛運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專用保稅倉。威時沛運是廣州最早涉足跨境電商的企業之一,雖然業務開展只有三個多月,但日均業務處理量已到1000余票。
威時沛運經理楊全海介紹說:“目前多數網民采取海淘方式到境外網站購物,從下訂單到收貨一般需要25天左右的時間,但跨境電商試點企業所采用的B2B2C模式,可以將整個流程縮短至兩、三天。”
中國最大的飛機維修公司之一的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就位于機場一跑道北部;緊鄰GAMECO與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的,就是全球最大的飛機維修公司——新加坡新科宇航在廣州的1號機庫,該機庫于2013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待其余機庫全部建成后,白云機場北部飛機維修基地的維修能力將躍居世界前列。
飛機租賃業務也大有市場。“目前各大航空公司直接掏錢出來買飛機的非常少,現主要采取租賃方式,通過金融機構購買飛機,再租給航空公司使用。”盧日新說,“根據目前最新的國家相關政策規定,開展飛機租賃業務必須在飛機實際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后,方可享受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而像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這樣兼具跑道資源和保稅優惠政策的區域,全國屈指可數。”
后發趕超:
打好服務牌,做企業的“好同事”
萬事都有兩面,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也不例外。《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除了位于黃埔區的廣州保稅區外,廣東還有另外幾個保稅區,例如珠海、汕頭等都有功能各異的保稅區,深圳的保稅區更不止一個,而且幾乎都成立于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之前。如何能夠在這種近似于飽和的生態環境里快速發展,這是擺在保稅區管理者們面前最重要的事。
“一個能夠運轉自如的綜合保稅區,往往需要高效、廉潔以及尊重市場規律的政府機構,我們決定在這個方面做足功夫,打好服務牌,吸引更多的企業入區開辦業務。”盧日新說。
海關業務是保稅區內企業跟政府打交道最多的環節,因此海關服務的創新是重頭戲。空港物流是空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業務最大特征就是對速度高度敏感。通關速度每快一點,企業客戶的滿意度就提高很多,為此,白云機場海關下了很大的功夫。
“在大通關環境下,我們都是同事。” 在白云機場海關“國門‘關’心、群眾稱心”企業接待日活動現場,白云機場海關關長佘驥的一句話就把政府與企業的距離拉近了。
“知屋漏者在宇下,海關的改革、支持企業發展的措施是不是真的能夠發揮作用,你們最有發言權,你們的意見可以幫助我們找準方向,找準工作的著力點,希望大家開誠布公,坦誠相待,我們不僅要真聽意見,關鍵還是要聽真意見。” 佘驥樸實、坦誠的話語讓企業代表頻頻點頭。
2014年4月21日以來,廣州白云機場試行通過企業數據庫對進口貨物分撥實施7×24小時電子審核,解決了周末和節假日無法辦理分撥轉倉手續的難題。在工作日中,這種系統數據審核比采用傳統的“紙質簽章”通關模式更是縮短了3個小時。新的通關模式帶動了整個運輸鏈條的提速,使企業爭取到了很多國際限時產品的新單子。
自貿園區概念,助推空港經濟騰飛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作為全國三大樞紐機場之一,一直是廣州的金字招牌。
2013年,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5246萬人次,貨物吞吐量131萬噸,預計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820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可以達到220萬噸。盧日新說:“毫無疑問,憑借這一樞紐,將催生更加龐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各種要素的流動蘊含巨大的商機。一個航空產業鏈帶來一個區域的發展,具備了就業、居住、休憩、交通等城市功能,因此被稱為空港新城。”
有鑒于此,廣州空港經濟區被賦予了區域經濟的發動機角色,并被廣州市政府寄予厚望。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多次到白云機場調研并做出指示:“空港經濟區要從容規劃,精心建設,通過港城一體、多軸驅動、多組團聯動等發展策略,努力建設成為全球綜合航空樞紐中心、中國重要的臨空經濟中心與航空經濟示范區、華南地區重要的發展引擎和增長極。”據了解,在空港經濟區核心區范圍內,將集聚廣州航空產業基地、航空總部經濟綜合服務區、白云國際航空物流園、航空制造與維修基地等數十項高端項目。
此外,據媒體報道,廣東省正在統籌探討建立自貿園區,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也有望納入申報方案。可以預見,身處世界制造業中心的廣州空港經濟區,原本就擁有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在此基礎上升級而來的自貿園區一旦獲批,廣州的空港經濟將迸發出更大的生命力和輻射力。
責編:admin2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