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發布
12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召開媒體通氣會,發布《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簡稱《規劃》)。《規劃》提出,扎實推進京津冀地區交通的網絡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體化服務,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節點、網格狀的區域交通網絡。
構建“四縱四橫一環”主骨架
京津冀地區將以現有通道格局為基礎,著眼于打造區域城鎮發展主軸,促進城市間互聯互通,推進“單中心放射狀”通道格局向“四縱四橫一環”網絡化格局轉變。
“四縱”即沿海通道、京滬通道、京九通道、京承—京廣通道,“四橫”即秦承張通道、京秦—京張通道、津保通道和石滄通道,“一環”即首都地區環線通道。
根據《規劃》,到2020年,多節點、網格狀的區域交通網絡基本形成,城際鐵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網絡完善通暢,港口群機場群整體服務、交通智能化、運營管理力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本建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經濟適用、綠色環保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基本實現1.5小時通達。到2030年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產業司副司長任虹介紹了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意義。一是構建一體化交通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支撐,二是提升運輸服務為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提供保障,三是推進改革創新為全國交通發展提供示范,四是發展綠色交通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助力。
八項任務打造交通一體化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巡視員于勝英介紹,京津冀地區將以“四縱四橫一環”綜合運輸大通道為主骨架,重點完成八項任務。
一是建設高效密集軌道交通網。強化干線鐵路與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高效銜接,著力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二是完善便捷通暢公路交通網。加快推進首都地區環線等區域內國家高速公路建設,打通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面消除跨區域國省干線“瓶頸路段”;以環京津貧困地區為重點,實施農村公路提級改造、安保和危橋改造工程。
三是構建現代化的津冀港口群。加強津冀沿海港口規劃與建設的協調,推進區域航道、錨地、引航燈資源的共享共用,鼓勵津冀兩地港口企業跨行政區投資、建設、經營碼頭設施。
四是打造國際一流的航空樞紐。形成樞紐機場為龍頭、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世界級航空機場群。
五是發展公交優先的城市交通。優化城市道路網,加強微循環和支路網建設;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場站和換乘樞紐建設,推廣設置潮汐車道,試點設置合乘車道。
六是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繪制京津冀智能交通“一張藍圖”,打造交通運輸信息共享交換“一個平臺”,推動城市常規公交、軌道、出租汽車等交通“一卡通”,實現交通運輸監管應急“一張網”。
七是實現區域一體化運輸服務。推動綜合客運樞紐、貨運樞紐(物流園區)等運輸節點設施建設,加強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干線公路、機場與城市軌道、地面公交、市郊鐵路等設施的有機銜接,實現“零距離換乘”。鼓勵“內陸無水港”、“公路港”和“飛地港”建設。
八是發展安全綠色可持續交通。統一京津冀地區機動車注冊登記、通行政策、排放標準、老舊車輛提前報廢及黃標車限行等政策。
規劃同圖 建設同步 管理協同
《規劃》強調,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實現規劃同圖、建設同步、運輸銜接、管理協同。加強國務院有關部委和三省市聯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領導下,統籌協調解決交通運輸領域的重大問題。
此外,完善交通一體化相關政策,除新建機場外,對納入規劃的建設項目視同立項,并與鐵路、公路、港口等中長期專項規劃銜接后調整納入。積極探討建立三省市對城際鐵路、城際客運等建設資金、運營補貼的分擔機制;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引導不同運輸方式協調發展,形成合理運輸結構。
在創新投資融資模式方面,探索建立促進社會資本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的合作機制,通過投資主體一體化帶動區域交通一體化。為盡快縮小河北交通運輸公共服務水平與京津的差距,對河北省交通建設給予特殊政策支持。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