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他們戰斗在外防輸入“最前線”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作為黑龍江省的“空中大門”,更是外防輸入戰“疫”中的第一道關卡。為了守好“空中大門”,黑龍江機場集團旅客服務部國際業務室工作人員的足跡踏遍在國際航站樓、登機口、停機坪等防疫一線。
統籌全局,他是國際業務室的主心骨
“國際機下!入境有輪椅旅客,需要殘疾人升降車!”“國際收到!馬上聯系!”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國際航班視頻監控室內,佟周正在通過對講機與國際航班機下服務員溝通。作為旅客服務部國際業務室副主管,在有國際航班進港時,他就會與集團內各保障單位以及航空公司、中檢集團、中航油等保障部門對國際航班進行全流程視頻監察,確保旅客順利進港。
2020年至今,隨著防控要求的升級,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的進港國際航班已經從每周70余架減少至每周2架,雖然航班量減少了,但“外防輸入”的形勢依然嚴峻,佟周作為國際業務室的主心骨,時刻保持“一盤棋”思想,配合聯檢單位以及其他保障部門完善保障流程,優化保障機制。
他配合海關遷移核酸采樣流調區域,縮短旅客等待時間,避免人群聚集;配合航司工作,解決航司人員短缺癥結,做好航司人員集中居住期間生活保障;協調海關及機場建設部門,遷移員工脫卸方艙至機坪外,減少交叉感染風險;設立多部門視頻監察機制,發現問題立整立改,防控保障不留死角……
協調保障,她是航空公司與機場之間的紐帶
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除了每周四、周日固定的兩班韓國、日本至哈爾濱的往返正班,每周還會有六七架來自俄羅斯的貨運包機在夜色正濃時穿云破霧,抵達機場。
從航班計劃確定開始,來自哈爾濱外航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劉欣悅就需要與聯檢單位取得聯系,按照各個航空公司的差異化要求進行海關系統的申報以及備案。
“我的工作就是做航空公司與機場之間的紐帶。”劉欣悅說,每當有進港航班抵達機場,她就需要一邊用英語與機組人員溝通,一邊聯系貨運裝載、航油、機上清潔等其他的航班保障部門,為下一段航程做充分的準備。如果有貨機陸續抵達,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也是常態,她瘦弱的身軀在曠闊的停機坪上顯得很渺小,但她通過對講機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那么清晰有力。
作為參與國際進港航班保障相關人員,對劉欣悅進行全閉環管控,采用“工作7天+集中居住7天+居家健康監測7天”的管理模式。今年正月十五那天,正好是劉欣悅集中輪轉的日子。“晚上零下三十多攝氏度,航班保障工作結束,我把手套脫下來,整個手凍得又紅又腫。當時看著家里人團聚發過來的視頻,再抬頭看看明亮皎潔的圓月,情緒就有點繃不住。但我們守在口岸,就能保障更多同胞回家與家人團聚,他們能安全順暢地回家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和堅守的意義。”劉欣悅堅定地說。
夫妻同心,他們是舍小家顧大家的最美民航人
在旅客服務部國際業務室,有這樣一對夫妻,一位是入境航班客運員薛佳,一位是行李分揀進港班組分揀員景樹偉。
薛佳日常負責的是旅客上下飛機的引導以及輪椅保障工作。針對需要乘坐輪椅的旅客,她會從旅客下機到辦理入境手續再到上大巴車,進行全程協助,每次服務一位輪椅旅客大概需要40分鐘。據她回憶,最多一天連續保障了4位乘坐輪椅的旅客,雖然身體已經很疲憊,但聽著旅客的一聲聲感謝,心里暖暖的。和薛佳不同,景樹偉服務的是“不會說話的旅客”,保障進港旅客行李的順利到達。
雖然薛佳和景樹偉都在國際航站樓內工作,但兩個人每兩個月只能見到7天。
因為薛佳和景樹偉都是參與國際進港航班保障相關人員,所以一直在全閉環管控內,為了照顧家里生病的老人和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兩個人申請了錯峰排班,這樣能至少保證家里能留下一人。說起長時間不見面是否會彼此想念,薛佳和景樹偉有些害羞,“我們結婚十幾年了,感情一直很好,現在這樣也是為了兼顧工作和家庭,作為保障國際進港航班的一員,只有守住‘大家’,才能更好地守護‘小家’。”
2020年至今,黑龍江省機場集團管理有限公司旅客服務部國際業務室與哈爾濱外航服務公司共保障國際貨運航班584架次、國際客運航班1567架次、進港旅客89276人。他們的故事每天都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上演。在清晨的日出下,在沉沉的夜色中,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是千百名機場工作人員的縮影,是最美的堅守者。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鄂爾多斯機場順利保障援滬醫療隊凱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