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團發展成鄭州發展主要模式 航空港區上升為國家戰略
兩年前,一直在鄭州西區工作、生活的高先生一家,在位于滎陽和鄭州交界處的某樓盤買了一套三居室,當時他還覺得離市區有些遠。然而,隨著鄭州都市區以及宜居健康城規劃的逐步實施,這種“遠”的感覺正在逐漸消失。組團式發展,讓鄭州城區與各個縣市、城郊區域離得越來越近,也越來越便利。
組團發展 未來城市建設的主要模式
2011年國慶前夕,醞釀了兩年之久的中原經濟區構想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2年8月7日,國家發改委在中原經濟區規劃編制工作啟動會上透露,備受關注的中原經濟區規劃范圍已經初步明確,晉冀魯豫皖5省30個地級市和兩個縣將進行統一規劃。
11月,國務院批復《中原經濟區規劃》,建設中原經濟區擁有了綱領性文件。經濟區范圍包括河南18個地市及山東、安徽、河北、山西12個地市3個縣區,總面積約28.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5億人。中原經濟區面積及人口居全國第一位,經濟總量僅次于“長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國第四位。
這顯然是一個“大中原”的版圖,區域面積或人口,都幾乎是河南省的兩倍。規劃的期限是以2011年為基期,規劃到2020年。
在此背景下,鄭州的城市建設開始發生質的變化,最重要的標志就是“組團式”發展規劃的提出。作為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增長極,鄭州“六城十組團”規劃的提出,改變了古老商城的發展節奏。這樣的發展之變,被專家戲稱為從“攤大餅”到“包餃子”。而在發展模式變化的背后,是城市發展重心的轉移、城市生活方式和質量的改變和提升。
當時,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通過對比城市發展模式,認為“包餃子”的組團式發展方式才是未來城市建設的主要模式。而這餃子和餃子之間用地鐵也好,軌道交通也好,還要聯系起來。
正在快速推進的中原經濟區戰略,為我們未來勾勒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五年彰顯優勢。主要人均經濟指標超越中部地區平均水平,區域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成為支撐中部崛起的核心區域。
十年實現崛起。主要人均經濟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產業集聚不斷升級,區域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作為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挺立中國經濟版圖。
大美初現 新區宜居、宜業、宜商、宜游
加快建設鄭州都市區,必須要全力推進“六城十組團”的開發建設。包括新鄭、中牟在內的“六城”紛紛表示,要統籌組團發展,融入大鄭州建設。它們或加快項目建設,或優化產業結構,或統籌城鄉發展,以期實現新的突破與新的跨越。
在十大宜居組團中,位于新鄭龍湖的宜居教育城將通過五橫(西南繞城高速、雙湖大道、袁張公路、107連接線、鄭少高速機場聯絡線)六縱(鄭堯高速、大學路、京廣路、老107國道、鄭新快速通道、東四環)加強與鄭州市、航空港區的聯系。
如107國道、鄭新路縱貫龍湖南北;鄭州西南繞城高速、鄭堯高速穿龍湖境而過;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新鄭機場與龍湖相鄰。鄭州市規劃中的鄭州地鐵2號線、BRT城市公交線路終點站都設在龍湖鎮區,已建設的紫荊山南路擴建連接航空港的快速通道將穿越龍湖鎮區。
“三五年后,龍湖到鄭州市中心的時間將縮短為30分鐘,到機場港區的時間將縮短為15分鐘。”龍湖鎮政府規劃科科長董偉表示。
而位于鄭州市西部、滎陽市東南部,規劃總面積約117平方公里的鄭州宜居健康城,14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將首批入駐鄭州人民醫院、鄭州市骨科醫院、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和鄭州市衛生學校。
此外,鄭州市職業技術學院也已簽訂土地協議,河南宏力醫院已確定選址,合眾人壽健康谷高端養老項目正在洽談中。同時,起步區內健康大道等6條道路主體工程預計今年完工,路網初步形成。
惠濟區在建設高端服務業新城的規劃中,將做好水網、綠網、路網的“三網”建設。如加快東風渠與索須河水面等3個共計6100畝連片水域開挖,著力打造森林圍城、廊道連城、莊園靚城、景區美城,啟動8縱8橫主干路網和50個道路建設項目。
各組團在鄭州四面開花,它們統籌交通、產業、教育、醫療和城市基礎設施,合理調整城市空間布局和功能分區,一個個“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城市新區大美初現。
鄭州起飛 航空港區上升為國家戰略
今年3月7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正式批復。這是全國第一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繼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成為國之方略之后,河南的發展史上迎來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我們正在跟港區管委會探討一些合作項目。”在5月18日召開的“2013年汽車產業國際投資合作論壇”上,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林澤波說。
吸引林澤波的,自然是港區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
“鄭州機場將打造成國際貨運門戶機場。”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主任張延明表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內,今年將加快建設機場至周口西華、登封至商丘的高速公路,與京港澳高速、機場高速和鄭民高速共同構成實驗區內“三縱兩橫”高速公路網。
值得關注的是,2013年將啟動與主城區“四縱四橫”主聯絡通道建設;投資60億元,建設區內“兩縱五橫+半環”骨干道路和“六縱六橫”片區道路共計64條188公里,實現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網覆蓋全區。
目前,鄭州航空港區的生態工程相繼啟動,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優化……一個嶄新的魅力城區正在逐步呈現。電力、熱力、天然氣、電信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醫院、學校、購物中心、文化娛樂場所等公共設施建設全面啟動……鄭州航空港區逐步精心描繪出一幅幅環境優美、服務先進、幸福和諧的生活畫卷。
“十多年之后,這里將建成一個生態、低碳的宜居新城。”張延明說道。
其實,在4月3日北京舉行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現場80多家媒體的100多名記者,已向世界傳遞出同一個信息:中原夢,開始從大地延伸到云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寧夏機場公司超前謀劃“空港都市”
- 下一篇:9家公司落戶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