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泰機場力爭開通國際線 空港新城打造四板塊
昨天(2日),揚州市舉行空港新城黨工委、管委會掛牌儀式,標志著揚州市空港經濟時代大門已經敞開,揚州經濟發展再添一個新的增長極。如果說,2012年5月揚州泰州機場的正式通航,給揚州經濟騰飛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那么昨天剛剛掛牌的空港新城,則帶來了新的經濟業態——空港經濟。
整合公鐵水和航空,發揮磁吸效應
從空中俯瞰揚州,長江和運河交匯,京滬高速和啟揚高速交會,未來淮揚鎮鐵路和寧啟鐵路也將交會,揚州成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
揚州泰州機場南接長江,北連里下河,京滬、啟揚高速,寧啟鐵路,安大路、S344、S331,京杭運河等便捷交通網絡環繞周圍。“發展空港產業,有利于整合揚州的水路、公路、鐵路,以及航空線路,使人流、物流、資本流、信息流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潛能和動能。”揚州大學經濟學教授吳進紅非常看好“空港新城”掛牌所起的作用。
揚州泰州機場自去年5月通航以來,已開辟12條熱點航線,保障各類飛行超7200架次,累計完成旅客吞吐量50.3萬人次。在民航業界,流傳著一個“1:8效應”。就是說,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機場資源,那么,一個機場的建設投入與產出之比可達1:8。辦好一個機場,就像打開了一扇大門,它所帶來的人流、資金和信息,將對這個地區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產生難以估量的作用。
“現在到了發揮機場‘磁吸效應’的最佳時機。”吳進紅教授分析說。
空港經濟,揚州又一新增長極
空港經濟,將成為我市又一新增長極。
江都區委書記蔣愛祥身兼空港新城黨工委書記,他認為,啟動“空港新城”建設,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對跨江融合、沿江沿河聯動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他透露,將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科學確定“空港新城”的目標定位、產業布局、功能配套,堅持以高水平的規劃引領高品質的“空港新城”建設,重點突出20平方公里核心區的規劃,力爭通過3到5年的努力,把空港新城建設成為現代服務業、新興產業的集聚區。
根據方案,空港新城的核心區為江都區丁溝鎮境內揚州泰州機場周邊約20平方公里,東至機場路,南至新丁麾路,西至安大線,北至紀安線。
據了解,建設空港新城,總體思路是與上海虹橋和浦東、南京祿口等周邊大型機場錯位發展,在不斷開辟航線的基礎上,以揚州泰州機場為中心,重點打造空港物流區、配套產業區、商貿服務區、休閑度假區四大板塊。
未來,空港新城將圍繞產業布局,以項目招引帶動新城建設,以航空產業打造空港品牌,按照“統一規劃,逐步配套,開發一片,建成一片”的滾動開發原則,高標準建設空港經濟區,構建揚州未來發展新的經濟增長極。
空港新城建設步伐全面邁開
蔣愛祥表示,將以此次空港新城掛牌為契機,靜下心來謀劃,沉下心來實干,狠下心來創業,全面邁開空港新城建設新步伐。努力招引一批產業項目,實施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引進培養一批專業人才培養隊伍,努力把空港新城打造成資金、項目、人才的集聚區。
空港新城的建設離不開機場的帶動。揚州泰州機場董事長王東升透露,將圍繞“打造蘇中航空客貨運集散中心、打造蘇中交通高端服務平臺、打造國內一流支線機場”的發展定位,不斷強化安全管理,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加快開拓航班航線,大力推進航空一類口岸開放,做大、做強、做特、做優機場運營,促進空港新城及周邊地區各類要素的集聚流動,不斷提升城市窗口新形象。
“我們將積極配合空港新城管委會,主動發揮領頭羊和先行軍的作用,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與航空公司的深度合作,加快引進先進制造業、航空客貨運、物流、機務、組裝零部件生產、航空食品、航空配餐、航空飛行學院、航空培訓等現代服務業項目。”王東升透露。
下一步,機場方面力爭年內獲得一類口岸資格,開通國際和港臺航班,為招商引資增加籌碼。目前,揚州外資企業主要集中在歐美、日韓等國以及我國港、臺等地區。隨著空港新城的出爐,將讓更多客商在這片土地駐足。
他山之石
當揚州從“運河時代”、“長江時代”邁入“空港時代”,空港經濟如何助力城市經濟騰飛?周邊機場的效應可以見到揚州空港新城未來發展的前景。
鹽城南洋機場:國際航班引來大項目
鹽城南洋機場,韓文標識隨處可見。鹽城是韓資密集區,這和機場還有很大關系。2004年,東風悅達起亞一個車間落戶鹽城,當時由于沒有國際航線,韓方人員要到上海乘機回國,很不方便。為此,當地政府決定每年補貼3000萬元,開通韓國包機。而這一舉動,又助推了東風悅達起亞第二家工廠的落戶。
鹽城市商務局副局長陳友根透露,當時五六個城市要跟鹽城競爭,他們各有各的優勢,但是當時韓資企業還是看中了鹽城有國際航班。
目前,東風悅達起亞每年交給地方稅收50億,第三工廠也在建設當中。與此同時,大批韓資、港資和臺資快速集聚,富士康、協鑫動力等一批投資過億美元的重大項目落戶鹽城。
“市里決定只要世界五百強企業落戶鹽城,我們就開通相應的航班。”陳友根透露。
常州機場:貨物吞吐量10年漲10倍
常州機場貨運站,高新技術企業遍地開花。過去10年里,常州機場的旅客吞吐量上漲了4倍,但是貨物吞吐量卻上漲了10倍,這也充分說明當地經濟對航空貨運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隨著航空貨運的開通,常州機場周邊光學電子、生物醫藥等運輸要求較高的高新技術企業應運而生。
常州空港產業園一位負責人透露,“原來機場季節性的農產品相對多一點,目前工業產品的空運量急劇增加,現在占到了整個貨運量的50%以上。”
機場的開通,帶來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目前,常州正在機場周邊規劃建設空港產業園。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福建旅游業謹慎看好印尼市場
- 下一篇:南京一本土開發商轉行造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