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擬首次劃定通航創業“特區”
昨日記者從北京市經信委獲悉,為了引導京城通用航空產業,商務部、市經信委等多方將合力推動行業發展,在平谷設立通航眾創平臺成為通航創業特區,多舉措鼓勵創業創新。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相關主管部門還將進一步研究三地通航機場布局,包括曹妃甸、崇禮等多個通航機場項目都在研討中。
據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協會籌建辦副主任周梅婷介紹,目前,通航領域雖然呈井噴之勢,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很多投資者感到投資無門,高熱情被專業門檻制約,而大批創業者及企業則感慨融資難、運營難等。與此同時,由于信息不對稱以及定位不清晰等原因,現在全國有超過200家產業園面臨同質化發展嚴重、招商難等瓶頸。
除了上述通病外,因北京正盡力向外紓解產業,這讓一些通航企業感到無所適從。對此,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北京將利用高端人才優勢和廣闊的市場需求,著力發展通航研發、醫療急救、商務航空等,而通航制造業肯定不會繼續作為北京的發展重點。
也正是為了引導通航產業發展,據介紹,本月北京將舉辦通用航空創業大賽,這也是國內首個通航創新型投融資大會。另一方面,市經信委還聯合平谷通航產業園,擬在該園區設立通航眾創平臺,搭建通航創新創業的生態圈。“按照設想,在通航創業大賽中符合條件的企業,將可以免費入駐平谷的眾創平臺,這也算是政府的一大扶植措施。”市經信委航空航天產業處處長艾濱稱。
公開資料顯示,未來5-10年,按照首都功能定位,北京通用航空產業有望形成3000億元經濟規模,成為本地支柱產業之一。也正是看準這一契機,平谷區在2011年就宣布開建通航產業園。“不過,該產業園在設計之初主要還是欲吸引通航制造企業,這與如今的首都功能定位不符,所以,通過眾創平臺的搭建,也可以實現該產業園的一次轉身。”一位業內分析師指出。
更值得關注的是,北京通航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語境,故接下來,京津冀通航產業將研究如何攜手前行。“曾經有觀點認為,機場短缺是通航產業發展的一大桎梏,為了破除這一障礙,相關主管部門將進一步研究京津冀機場布局問題,多家京津冀通航機場都在籌劃中,這也將有助于通航駛入快車道。”前述知情人士說。
事實上,中國航空運動協會原副主席黃樹年也曾分析,河北的中小機場在高空領域與首都機場競爭沒有優勢,但是首都機場在低空則沒有優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框架下,河北、天津各機場應該特別注意發展支線航空和通用航空。目前,受到空中交通的影響,1萬米以上的空域非常擁擠,而通用航空主要使用4000米以下的空域,這部分空域目前的空中交通量幾乎為零。運營高性能支線飛機、小型飛機、公務機,充分利用低空領域,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冬奧會申辦城市崇禮和首鋼新大本營曹妃甸都有計劃設立通航機場,其中崇禮機場很可能采用削山的方式開建,但這些想法均還在探討中。“總體來看,北京將推出的一系列扶植舉措,將給通航企業帶來強刺激。”周梅婷認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