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綿陽正在“起飛”
2014年12月19日,在中國科技城·綿陽(北川)通航產業園項目集中簽約暨動態飛行展示活動上,航空器進行動態表演。
7月17日至19日,由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中國航空運動協會、“科研類”飛行器設計挑戰賽組委會和綿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5全國科研類航空航天模型公開賽”將在綿陽北川舉行。
“科研類”、“航空航天”是本次比賽活動的兩大關鍵詞。雖然這是一個全國性的航空體育競技賽事,但它卻仿佛是專為綿陽量身定制——綿陽是中國惟一的科技城,“科研”自然是綿陽最醒目的一個標志,而綿陽目前大力推進的通航產業,又正在為科技城插上“飛天”的翅膀。
“綿陽發展通航產業的信心很堅定,氣氛也比較濃郁。”這是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相關負責人在前期“踩點”之后,對綿陽通航產業的整體印象。有關人士認為,通過舉辦本次航模比賽,綿陽的通航產業發展將掀起更大的高潮,綿陽的“飛天夢”將更大程度地“照進現實”。
抓住機遇
搶坐通航產業“頭班車”
2013年底,伴隨著《通用航空飛行任務審批與管理規定》的正式實施,低空空域開放效應持續發酵,我國迎來了低空產業的春天,全國各地的通用航空產業如雨后春筍紛紛破土而出,業內人士預測未來有望形成萬億市場規模。
歷史機遇面前,綿陽順勢而為。2012年底,綿陽就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的全市通航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決定主動出擊,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并將通航產業確立為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2014年8月,航空與燃機產業又被市委、市政府確立為“4+3”高端成長型產業之一。依托自身的科技優勢和產業基礎,走出一條具有科技城特色的通航產業發展之路,是綿陽的戰略目標。
2014年2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北川建設通用航空機場及產業園。該園區同時被納入綿陽“一核三區多園”的總體規劃。隨即,綿陽科技城(北川)通用航空產業園黨工委、管委會正式成立,這也是我市惟一以單一產業命名的園區。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綿陽通航產業發展。2014年8月,省委書記王東明在全省“航空與燃機產業發展工作座談會”上要求成都、綿陽等4個城市組建通用航空產業園。省長魏宏兩次來到綿陽調研,就綿陽航空與燃機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要求,指出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綿陽(北川)通航產業園”。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綿陽(北川)通航產業園積極“應戰”,很快制定出了產業園的發展目標與產業重點:將通航產業園建設成為通用航空研發制造基地、運營培訓窗口、通航旅游體驗目的地,投資經營沃土;重點打造“一中心”(通用航空研發中心)、“五集群”(輕型飛機產業集群、航空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制造產業集群、北斗空管產業集群、運營培訓產業集群和旅游服務產業集群)、“一小鎮”(通航小鎮)。
奮戰一年
產業發展粗具規模
“我們積極探索運用PPP模式,引進社會資金進行通用機場建設。”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桑毅告訴記者,“目前,北川通用機場已取得了民航西南管理局場址論證批復和四川省住建廳出具的北川通用機場項目選址意見書,正在抓緊機場立項核準前期工作。”
7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北川新縣城西南角的綿陽(北川)通航產業園,看到這里正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430米長的臨時起降點早已建成,園區主干道龍翔大道進入水穩層鋪設,用于運行飛行的4號地塊上挖掘機、裝載機忙個不停。
筑巢只為引鳳。園區建設如火如荼開展的同時,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通航產業園充分發揮市縣招商引資平臺作用,積極運作招商引資,一年多來開展了各類招商引資活動40余次,并成功舉辦“2014中國(綿陽)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研討會”,吸引了國內外200多位領導、專家和行業人士參加,進一步增強了綿陽、北川通航產業影響力,擴大招商引資實效。各種努力之下,一個個項目紛至沓來——
與中航工業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建設綿陽北川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基地、北川航空戶外運動基地等項目進行對接;
經過北川縣委、縣政府半年多的持續跟蹤,2014年11月14日,四川省政府常務會議同意四川省航空運動學校整體搬遷至北川;
綿陽特飛、碩鷹航空正式落戶北川,開始生產航空模擬機、無人機;
在2014年西博會的重頭戲歐洽會上,與捷克DirectFly公司及四川海珂實業有限公司簽訂了三方戰略合作意向:在北川通航產業園投資建設ALTOTG系列飛機(雙人座)裝配制造項目,總投資1.2億元;
2014年12月19日下午,綿陽(北川)通航產業園建設掀起高潮:這一天,四川省航空運動學校遷建、中國緊急救援四川北川基地和九洲通航運營服務三大項目一起集體簽約,正式落戶綿陽(北川)通航產業園,預計總投資達到17億元。“四川縱橫科技將在這里建設無人機研發生產基地,楠迎通用航空也將把北川通用機場作為駐場機場,在這里開展運營和培訓,18日本屆科研類航模比賽的開幕式上,楠迎通用航空、四川縱橫科技等項目將舉行開工儀式。目前我們還正在抓緊對接德奧、宇翔、祥云、杭州中天模型等通航企業。”桑毅告訴記者。
前景無限
夢想已經“照進現實”
雖然產業園尚未完全建成,但綿陽通航產業的發展勢頭已經讓許多人敏銳地嗅到了這一領域的可觀前景,從而積極地投身其中。綿陽市特飛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10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北川工業園區的一幢8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內,探訪特飛科技的生產現場。展示廳里,擺放著各種無人機的樣品,旁邊的生產車間里,十多名工人正在數控機床前聚精會神地操作著。該公司行政助理王春永告訴記者:“我們公司是注冊到綿陽市北川通用航空產業園的,因為產業園還沒建好,所以我們先暫時在這里租用廠房進行研發和生產,產業園一建好我們就會搬進去。”
據介紹,特飛科技有限公司是從事軍、民用無人機系列產品研發、設計和制造的新型高科技公司,在飛行器創新設計和飛行試驗方面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目前特飛科技已通過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具備國家二級保密資質,同時還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我們跟國家氣象局遙感中心合作,運用無人機進行大氣采樣和人工影響天氣,現在正在蘭州做試驗,不久后就能推廣使用。我們生產的用于噴灑農藥的無人機已經在南充等地廣泛應用。”王春永說,“去年我們公司實現產值1460萬,今年預計的是3700萬,目前已經完成過半,完成任務沒有問題!”采訪中記者發現,特飛如此信心爆棚,公司自身實力過硬是一大因素,而綿陽大力發展通航產業的良好氛圍,也為他們“飛”起來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通航產業快速發展,讓普通民眾也從中體會到了“飛天”的快樂。
2014年11月3日13時15分,一架銀色的直升飛機從北川通航產業園臨時起降點起飛,調頭往西北方向飛去,飛機掠過北川新縣城后鉆入云層,經過近50分鐘的飛行,于14時02分在平武白馬王朗風景區祥述加降落。這是對北川至平武白馬王朗旅游度假區的旅游航線所做的一次飛行勘測。機組人員介紹說,飛機運行非常平穩,航線沿途風光秀美,沿途群山盡收眼底,云層上面的天空特別藍,遠處雪山也清晰可見。這次勘驗試飛的成功,標志著綿陽通航產業進入實際的商業運用開發階段。
2014年12月23日,30名環衛工人和普通群眾在綿陽(北川)通航產業園內免費坐上直升機,環游北川新縣城。“在空中看新北川的感覺真好,像做夢一樣!”從飛機上下來的人們都這樣由衷地感慨。
更值得期待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在綿陽(北川)通航產業園,人們不僅可以打著“飛的”四處觀光旅游,還可以享受到通用航空帶來的醫療急救、搶險救災等各方面的便捷服務。在通航產業的托舉下,綿陽人的“飛天夢”正在一步步實現。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