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國產航空柴油發動機有望在珠海落戶投產
國內企業扎堆造小飛機,無人涉足國產航空發動機制造的現象在珠西裝洽會上引發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的憂慮。由清華大學研發的我國首款航空柴油發動機有望在珠海落戶投產,終結中國通航飛機“心臟”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
沒有一家搞發動機
劉大響在出席裝洽會期間一個航空產業園推介會時說,當前通航產業蓬勃發展,各地目前有十余個航空產業園,通航企業如雨后春筍,但自己走了很多地方,走了很多個航空產業園,主要是搞飛機,沒有一家搞發動機,飛機使用的發動機要么用舊發動機改裝一下,要么向國外買,“我們沒有“心臟”不行,通用航空業的用自己的發動機。”
企業為何不熱衷研發自主航空發動機?多名接受南都記者采訪的通航業內人士同樣滿腹委屈,稱發動機技術難度大,從立項、研究、試驗到上市,一款成熟的航空發動機可能需要十幾年,技術要求非常高,成本動輒幾個億,十幾個億,即便最終研發成功,發動機進行測試還需試驗,相關設備投入更是天文數字,動輒幾十個億,民營資本很難承受。
對此,劉大響坦言,飛機發動機要做很多實驗,一個通用航空公司要購買那么多試驗設備很難,他已經向航空工業等單位匯報,希望中航工業搭建好(發動機試驗)平臺,在保密的前提下,探索如何為通航服務。
首款國產航空柴油發動機亮相
不過,中國通航飛機長期依賴“外國心”的歷史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總結。來自清華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攜帶我國首款國產航空柴油飛機發動機亮相本次裝洽會,有望落戶珠海投產。
研究團隊一名吳姓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他們屬于清華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自十幾年前就開始研發發動機,2008年左右正式申報立項,目前已成功掌握了航空柴油發動機技術。
清華大學此次展出的一款電控單缸柴油發動機據介紹所有部件已100%實現國產,未來可廣泛用于輕型飛機和汽車。研究團隊成員還解釋,將主攻方向放在柴油發動機,而不是速度更快的噴氣式發動機,原因是經市場調研,目前比起噴氣式發動機,飛同樣的距離柴油發動機可節省近一半燃料,飛行更經濟,通用飛機目前大部分都使用柴油發動機,而且這種發動機還能應用在汽車上,市場前景更為廣闊。
劉大響認同這一判斷,稱隨著我國通用航空的發展,將來60%的通用飛機預計仍將采用活塞式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具有耗油低,污染小、經濟性好、安全性好等特點,而且技術難度也比噴氣式發動機低。
距世界頂級水平落后5年
不過,這款“中國心”距投入市場仍有一段路要走。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展出的發動機后續還需進行大量實驗,獲取發動機的所有參數,并確保安全,初步預計仍需5年左右才能正式投入市場,“前期會在汽車上使用,確保穩定可靠后我們才會把它用到飛機上。”
由于研發起步晚,時間短,我國首款航空柴油發動機距國際頂尖水平也有差距。項目組成員坦言,國外研發類似的發動機已經有30多年歷史,我國僅有十幾年,經過這幾年的奮起直追,目前的發動機技術已經趕上了國際水平,但與世界頂級水平相比還落后了約5年時間。
他說,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西方對中國采取技術封鎖,涉及發動機制造的精密設備無法進口,全部需要從頭開始、自主研發,所需時間相對較長。
工作人員稱,該發動機項目有望落戶珠海生產制造,但最終選址工作還未敲定。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華彬航空5小時完成北京-廈門航空醫療轉運任務
- 下一篇:武漢城管首用無人機查高層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