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為反竊電織“天網”
夏季是竊電高峰,但在以往的查處過程中,電力部門常常因取證困難,無法對竊電戶形成有力震懾。今夏,青浦供電公司引入無人機新技術,為反竊電行動織下一張“天網”,令竊電戶“在劫難逃”。截至8月底,青浦供電公司已抓獲竊電用戶32戶,追補電量84240千瓦時,追回電費損失25萬元。
據了解,青浦西部地區魚塘密布,為了提高產量,養殖戶在魚苗生長期內,需要不間斷地使用增氧泵,電費成本也因此居高不下。于是,大量養殖戶不惜鋌而走險,通過竊電來節省支出。
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和相關規定,竊電行為的認定必須提供直接證據。而在以往的檢查過程中,竊電戶往往通過設置圍欄、鎖門等方法阻撓檢查人員靠近電表,即便檢查人員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到達電表附近時,竊電戶也已拆除了短接線,銷毀了證據。
如何不“打草驚蛇”,又能完成取證?一次偶然的機會,青浦供電公司的員工想到了無人機。“無人機可以跳過人為設置的障礙,從空中對檢查過程進行錄像,必要時還能懸停在用戶表箱附近拍照取證,剛好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青浦供電公司總經理助理牛凱介紹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眾安保險與大疆首推無人機機損保險服務
- 下一篇:深汕特區通用機場規劃建設啟動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