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民營小額通用直升機融資租賃公司成立
2015年,無論是實體行業還是金融領域的企業都深切感受到,今年銀行貸款和民間融資租賃貸款都較往年難了許多,不僅資料多、金額小、審批慢,而且還附加了很多其他的放款條件,使得不少中小型民營的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8月26日國務院李克強總理確定加快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行業發展的措施,對進口飛機簡化手續。近日,國內專業直升機租賃銷售商凌音飛機宣布成立中國凌音飛機基金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運營5000萬以下通用直升機租賃,當日簽訂7架直升機合同。在國內來說這是通用航空一種新的嘗試,開創國內民營直升機自謀發展小額直升機融資租賃市場。
銀行申辦貸款條框多,阻礙通用航空私人直升飛機行業發展
記者在采訪國內銀行很多不能辦理直升機分期業務,就算是辦理貸款業務都遇到了重重阻力,嚴重打擊了民營企業家的創業激情,同時嚴重阻礙了通用航空及私人直升飛機業務發展。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低空空域管制也將逐步向民間開放,私人直升機航空旅游是近期我國旅游業迅速發展的旅游項目,游客對直升機旅游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使得私人直升飛機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良好。另外,私人飛機也成為了不少精英人士的新寵,成為了一種時尚的代步工具。
有統計數據現實,目前世界各國民用直升機擁有總量已經超過了41000架,擁有數量最多的美國達到21715架,而我國直升機合法注冊僅有450余架,有著十分巨大的發展潛力。不少民營企業家看重了這一市場,準備涉足這一領域,發展通用航空作業市場,但是在具體在銀行申辦貸款的時候卻遭遇了種種難題,嚴重阻礙了業務的發展。
飛機融資租賃金融分期,民營企業難涉足
相對銀行來說,融資租賃公司則比較容易好操作。而國內和中外合資的融資租賃公司要求條件不一而足,據凌音飛機融資租賃公司的董事長高山表示,目前各大融資租賃機構大部分注重5000萬以上飛機的業務,而融資的對象也青睞國企和上市公司,對于民營企業這種資本少、規模小的弱勢群體,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公司能操作,基本為空白階段,所以民營直升飛機融資租賃這塊市場很大,當前很多大飛機主要與國內做通航融資租賃的公司合作,雙方或多方可以優勢互補,有利于今后飛機分期及直升機經營性租賃的發展。
融資租賃的種類繁多,國內比較通用的是直接性融資租賃和售后回租租賃,就國際上來講,經營性融資租賃比較發達,我國發展相對滯后。百度查詢經營性租賃(Operating leasing) 又稱服務租賃、管理租賃或操作性租賃,是指出租人將自己經營的租賃資產進行反復出租給不同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支付租金,直至資產報廢或淘汰為止的一種租賃方式。我們了解到該公司主要以通用航空企業為主,同時也包含專業直升機運營方,而要求條件也比銀行簡單許多。工作人員透漏直升機飛行員貸款也有望開展起來。
首開首付1成購置直升機先河,私人直升機普及有望
為了應對目前這種尷尬的現狀,濟南凌音飛機銷售有限公司對外開展了直升機融資租賃業務,為有需求的企業辦理小額通用直升機分期,成功的與眾多企業達成了合作。在2015年4月初,濟南凌音飛機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兆榮召開了企業購置直升機融資租賃合作洽談會以來促進了通用航空市場進步。隨著訂單的增加,阻礙了自身公司的發展,近日成立的中國凌音飛機基金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會有效帶動通用直升機進步并開拓直升機租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購置直升機的完善金融方案,專屬直升機飛行員機務的配置也是有創新性的。
目前凌音飛機以互聯網+直升機主要與空客直升機、貝爾、羅賓遜、阿古斯特等國際各大直升機廠商合作,主要從事直升機銷售、直升機租賃、飛行員培訓等各方面業務。作為國內首家小額直升機銷售融資租賃公司,它首開了民營小額通用直升機分期購買的先河,為我國的私人直升飛機市場的開拓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國家政策支持,有望拉動通用航空飛機應用
2015年8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快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行業發展的措施,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會議指出,加快發展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緩解融資難融資貴,拉動企業設備投資,帶動產業升級。會議確定,一是厲行簡政放權,對融資租賃公司設立子公司不設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對船舶、農機、醫療器械、飛機等設備融資租賃簡化相關登記許可或進出口手續。在經營資質認定上同等對待租賃方式購入和自行購買的設備。二是突出結構調整,加快發展高端核心裝備進口、清潔能源、社會民生等領域的租賃業務,支持設立面向小微企業、“三農”的租賃公司。鼓勵通過租賃推動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三是創新業務模式,用好“互聯網+”,堅持融資與融物結合,建立租賃物與二手設備流通市場,發展售后回租業務。四是加大政策支持,鼓勵各地通過獎勵、風險補償等方式,引導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同時,有關部門要協調配合,加強風險管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