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第三屆天津直博會:一場航空展 濃縮大產業
“我們把最前沿的研發放在了天津,這屆直博會上首次亮相的AC352直升機真機就是在天津研發的,這款機型將是未來幾十年最好的中型雙發直升機。”中航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副總設計師吳明忠在他位于空港經濟區天津研發中心的辦公室里告訴記者。
AC352無疑是本屆直升機博覽會上的明星——淺銀金屬色涂裝,紅黃雙彩流云紋繪,機型飽滿亮麗;具有同級別機型中最大的客艙內部空間,可為16名乘客提供服務;擁有前、后應急漂浮裝置,以及12至18人的救生筏,便于乘客在海上逃生;操縱性、環保性、安全性都是最高端的,可滿足海上油氣平臺作業、搜索救援、警用、應急醫療等服務。
博覽會參展商廣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天津航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卜范君很滿意這幾天的成果:“我們與直升機行業同仁和公司客戶面對面洽談,展會為我們搭建起了良好的溝通平臺。”
這家主營航空產品維修及航材一體化保障業務的公司自2009年落戶天津空港經濟區,每年業務量都保持快速增長。
比卜范君更感到滿意的是天津航空產業支持中心副主任楊林,他告訴記者,展會剛兩天,直升機交易合同意向就達到了278架,而上屆總額是103架。
“這數字很好地反映了外界對天津直升機博覽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是目前我國唯一由國務院批準的國際直升機專業展會,天津航空展會的蓬勃興起,是我們天津航空產業興旺發展的一個縮影。”楊林說。
見證楊林觀點的,還有天津中天航空工業投資公司副總經理趙學森9月8日在空港經濟區召開的第五屆中國直升機發展論壇上的發言,他的發言透露了幾個數據——
空客A320自2012年下半年實現月產4架,達到一期計劃成熟產能,飛機質量完全達到歐洲標準,截至目前,已累計向境內外14家航空公司交付235架飛機;2014年,天津航空產業產值達到510億元,就業人數超過12000人。
記者查到的數據是,2014年,天津航空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5.2%,今年上半年,天津航空產業產值達到291億元,同比增長45.7%。
“天津航空產業已形成年產空客A320系列44架、直升機70架、無人機200架生產能力,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等龍頭產品為標志,構建形成了天津航空制造業重要的產業發展基礎。”市工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圍繞龍頭企業和重點產品,天津航空產業出現聚集效應。
“在整機組裝和維修上,空港經濟區又引進龐巴迪、中航錦江、海特宜捷等項目;關鍵部件、零部件制造方面則引進了包括西飛機翼、古德里奇發動機短艙、佐迪亞戈座椅、索納卡縫翼、PPG涂料、透博梅卡發動機維修等在內的項目;航空設備生產方面,則包括羅克韋爾柯林斯模擬機、泰雷茲雷達、海德羅工裝等。再加上聚集在空港的空客物流中心、中遠空運、天津航空、銀河貨運、順豐速運等航空運營和物流項目,形成了飛機總裝、研發、維修、部附件組裝、零部件制造、租賃、物流、銷售、培訓和服務等全產業鏈。”趙學森說。
說起天津航空產業的未來,楊林信心滿滿。
他告訴記者,2014年,空客天津總裝線二期合作計劃正式確認,合作期延長至2025年,空客天津總裝線將提高產能并將于2017年轉產空客A320neo;2015年,空客A330完成與交付中心項目落戶天津,天津“大飛機”產品向系列化發展方向進一步邁進。
“在空客項目二期合作階段,將努力實現A320總裝飛機轉產升級、產能提升,推動更多供應商來津設立實體。同時開展寬體機合作,推進A330和A350寬體客機客戶化項目落戶天津,努力將天津打造成為集生產、銷售、維修、服務于一體的空客亞洲中心。”楊林稱。
趙學森的信心則來自于他對天津的信心。
“承載著京津冀協同發展、自貿試驗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等五大國家戰略機遇疊加的天津,投資環境越來越完善。我們看到,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僅4個月,就吸引了3000多家國內外企業進駐,這些,都為天津航空產業發展提供了寬廣平臺。”他說。
“確立天津航空產業在國內乃至亞太地區的領先地位。”這是記者在今年年初本市推出的《天津市民用航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看到的話語。
按照這個規劃,到2017年,天津航空產業經濟規模將達到1045億元,年均增長16%,其中航空制造業達到650億元,航空金融業180億元,航空物流業120億元。
“形成以航空研發制造、航空維修、金融租賃、商貿物流、培訓會展等重要業態全面發展,具有更高水平、更大規模、更加完善的航空產業體系,使天津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航空制造的重要承載區、國內航空金融發展的領航區、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航空產業城。”該《計劃》指出。
通過在天津舉辦的直博會,您聽到天津航空產業崛起的聲音了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