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之翼 云南警用直升機的起飛航跡

曾杰(左一)與同事們在一起。
曾杰已擁有了240個小時的直升機飛行時間——這在云南警界來說,算是一個老飛行員了。但是,客觀來講,他還是一名新人,還在“闖關模式”的路上前行。
飛行員的飛行時間,與汽車駕駛員的行駛公里數類似,代表其業務熟練程度。對警用直升機飛行員來說,飛行時間達到500至800小時,才算相對成熟。
曾杰的成長軌跡,也是云南警用航空的發展軌跡,“雖然目前我們都還年輕,都處于起步發展階段,但最終,我們都會成熟。”曾杰說。
云南警航起飛
如果一切順利,2016年的6-7月,云南省公安廳就將正式擁有AW139型警用直升機。
7月31日,云南省公安廳與意大利阿古斯特·維斯特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舉行購買警用直升機簽約儀式。這是省公安廳自成立以來,購買的第一架警用直升機。
簽約儀式后,這架型號為AW139的直升機將進入生產階段,預計需要11個月。如果一切順利,2016年的6-7月,省公安廳就將正式擁有警用直升機。
其實在2014年9月,省公安廳就有過警用直升機。當時,華彬集團曾捐贈給省公安廳一架型號為“貝爾407GX”的直升飛機,使用權1年,編號為“53001”。期間,曾杰和同事駕駛著這架飛機,參與了南博會安保等飛行任務。
有段時間飛機故障,需要的零件暫未運抵,曾杰也沒閑著,和同事每天考察警航基地,還得學習航空理論知識。“省廳警航辦目前有9個人,3名飛行員、2名機務人員、2名航空管理人員、2名保障人員。承擔飛行相關工作的同時,還負責推進警航籌建工作,是非常辛苦的。”
曾杰,昆明人,今年28歲,處事冷靜,說話干凈利落,“這種性格可能與職業相關。”他說自己從小有兩個夢想,一是警察,二是飛行員。第一個夢想,當他2010年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本科畢業后實現,之后他成為省公安廳科信處的一名民警。至于第二個夢想,他并沒多大指望。“工作后心也收了,踏踏實實工作。”
但,機會就是這么妙。2011年初,在全國大力發展警航的趨勢下,省公安廳向全省公安民警發出了“招飛”通知。
省公安廳當時的考慮是:警用直升機速度快,投送范圍大,不受地面交通條件影響,在空中巡邏、緝私禁毒、交通疏導、消防滅火、應急救援等警務中作用很大,世界各國警方都很重視它。在國內,1993年武漢公安首次引進警用直升機;2003年,國家成立警用航空管理辦公室,到目前,全國已有20余支警航隊,配備直升機40余架。
云南地處西南邊疆,邊境線長,自然災害頻發,公安執法及應急救援等任務十分艱巨,發展警航建設是云南公安工作的現實需求。省公安廳決定,2011年啟動警航建設工作。
警察飛行員的“闖關模式”
4輪嚴格體檢、心理測試、協調能力測試和面試,5個月18門理論考核課程,上百小時的實踐飛行……
曾杰開始躍躍欲試。他權衡之后,認為自己各方面條件符合,決定報名。
警航飛行員對報名者的年齡、學歷、專業、身體條件及心理條件等均有嚴格的要求。前面三項,曾杰符合;后面兩項,他覺得自己可以。“能通過當然好,通不過也認了。”
先是體檢。令曾杰印象最深的是,嚴格的體格測試中,有一項轉椅測試。“測試者坐在電動轉椅上,系上安全帶,隨著椅子每秒一圈勻速旋轉,旋轉時,考生不由自主地跟著轉椅上發出的‘嘀嘀’聲左右搖擺頭部。”他說,2分鐘旋轉后,測試者被要求“走直線”,并在檢測室停留10分鐘,醫生會觀察測試者是否出現大汗淋漓、嘔吐等癥狀。如果出現這一現象,可能會面臨淘汰。
因為所有報名者都是“零起點”,對直升機飛行沒有概念,而實際操作時卻需要手腳并用,任何一個點協調不到都會出現偏差,同時還要做計算題,“注意力的分配非常難。”
英語水平的高低,也是重要的考量標準。“國外生產的直升機標識及語音報警系統基本都以英語提示。招飛的時候,要求學員必須能用英語流利對話,必須能聽懂、能領會、能理解。所以,報考人的英語水平至少要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水平。”這對曾杰來說,倒沒有太大困難。
經過4輪嚴格的體檢、心理測試、協調能力測試和面試后,曾杰和其余2人脫穎而出,正式進入省公安廳警航建設的發展序列。此時,他們的“闖關模式”才剛剛開啟。
“零起點”的民警如何才能成為直升機駕駛員?先學習理論知識。
2011年9月,3人赴天津參加公安部組織的警航直升機地面航空理論學習培訓。課程足足有18門,包括直升機結構與系統、空氣動力學、動力裝置、空中領航學、直升機專業英語、氣象學……學習時間只有5個月,必須通過考核。此前,曾杰從未接觸過這些“令人頭大”的東西,特別是面對大量的計算公式,以及針對所用機型的結構、原理等,“難啃啊!”
培訓班共17人,來自全國8個省市。5個月緊張的學習后,17人全部順利通過考核,“其中只有部分學員是一次性通過考核的,而云南的3名學員都是一次通過。”令曾杰自豪的是,在學習方面,云南的學員非常認真、勤懇。
之后,就是正式的飛行訓練。訓練地點在黑龍江省的佳木斯和加格達奇,時間是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
飛行訓練是一對一教學,當教員第一次帶曾杰起飛時,“驚奇、激動,原來還可以這樣看風景!”但真正要自己操作了,曾杰覺得茫然,“和書本知識距離不小”。
在直升機上,駕駛員要專注于飛行,四肢需要協調操縱,眼睛要監控各類飛行儀表的數據,還要觀察直升機姿態、判斷周圍環境,注意其他飛機的位置,保持安全距離,耳朵要聽無線電里來自塔臺的指令和其他飛機發來的信息。“無線電里說的都是專業飛行術語,語速又快,剛開始經常來不及聽。”
作息對曾杰也是個考驗。“夏天,佳木斯凌晨3點天就亮了,我們一般凌晨4點起床,半小時后開始訓練,一直訓練到太陽落山。回宿舍后又要復習一天所學,晚上10點多睡覺,每天只能休息四五個小時。”
因為飛機數量有限,實際每天的上機訓練時間并不多,平均到每個人,每天訓練時間只有1個多小時。曾杰學得很刻苦,在飛行時間達到19個小時時,他被批準第一次單飛訓練。“那感覺,棒極了!像是小娃娃學會了走路。”他說。
等飛行時間達到40個小時時,曾杰已能熟練駕駛直升飛機了。11個月后,他順利畢業,并取得國家警用航空器駕駛執照。此時,他的飛行時間達到120個小時。
可以實踐了吧?還不行。因為云南省公安廳還沒有屬于自己的警用直升機。
在天上飛,想象不到的辛苦
“坐飛機的可以欣賞一下外面,但開飛機的不行。”駕駛直升機上了天,很多問題就靠駕駛員解決。
2013年4月,3人學成歸來后,省公安廳決定成立警航籌建領導小組,下設“警航籌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共有9名工作人員,并就直升飛機的采購論證、警航基地的選址規劃等開始行動。期間,為了不讓技術生疏,曾杰和2名同事多次到位于四川的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進行訓練。
2014年,省公安廳終于配置了第一架警用直升機——當年3月,華彬國際集團決定向省公安廳捐贈一架直升飛機,有1年使用權。當年9月26日,經過半年的等待及大量準備工作后,一架“貝爾407GX”型輕型單發直升機終于運抵省公安廳。
“終于來了!”看著赤紅色、標著“公安”字樣的直升機,曾杰很興奮。此時,經過數次去四川的上機培訓,3人的飛行時間均已達到180小時左右。
接下來就是實際飛行,這可不是一個人的事兒,需要9人團隊共同協作。起飛前,機務檢查飛機、氣象員分析天氣、指揮員負責空地聯系,還有油料供應、場務……“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讓飛機每次順利完成飛行。”
每次飛行要經過3個階段。首先是準備,前一天要確保氣象情況和設備正常,明確時間、地點、路線,向有關部門申請,得到批復后才能飛行。其次是飛行,按計劃實施飛行。最后是講評。“大伙湊在一起,看看飛行中有什么問題,總結經驗,思考以后如何避免。”
昆明人周偉杰是飛機機械師,從事這工作已有11年。參與云南警航建設之前,他在空軍某部任職,兩年前省公安廳成立警航辦,他轉業來到省公安廳警航辦。每次飛行員起飛前,周偉杰會和另一名同事進行1小時左右的設備檢查,“一人檢查,一人復查,絕對不敢怠慢。”
飛機在空中飛行,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一般人可能覺得“駕駛飛機在天空翱翔很愜意”,但在曾杰看來,“坐飛機的可以欣賞一下外面,但開飛機的不行。如果雷達顯示有云,濕度很大,就要趕緊避開。另外直升飛機噪音大,哪怕戴著通話耳機,還是吵得厲害。某些頻率的聲波需要重復聽才能聽到。”
在城區,直升機一般在低空飛行,飛行高度約在300米以下,巡航速度一般在150公里/小時。天空中風向常有變化,如果刮來一陣風,機身都會搖擺,這時飛行員就要精神高度集中,一邊觀察飛機上的各種儀表,一邊要跟地面聯系,還要關注外面的情況。
“飛行時,我們穿著長袖連體飛行服,有時天熱,機艙里更熱,哪怕開著空調,等返航回到地面,后背仍會濕透。”各種林林總總的問題,在天上飛行期間,曾杰只能自己克服。這一年,他的飛行時間提升到了240小時。
天空中,保衛安全的警鷹
“養兵千日,決戰一時。警航飛行特殊性及復雜性非同一般,需要大量的訓練、探索及實踐。”
據評估,一架警用直升機的戰斗力相當于30輛警車和150名警察,監視范圍是地面警力的15倍,處置突發事件時,直升機高效、高能的特點可充分發揮出來。
警用航空開始于1947年的美國,目前,美國已有1500多架警用直升機,這個數字若放在國內,等于國內每個縣都有一架。與美國相比,中國的警航尚處于發展階段,尤其是云南的警航,還在起步階段。“但今后,警用直升機定能發揮出不可替代的強大作用。”曾杰語氣加重。
目前,全國范圍內的警航建設情況是,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25支警務航空隊,配備各型直升機45架、飛行員110名、機務人員200名、任務員50名和其他專業保障人員300余名。
云南省范圍內目前配置了3架警用直升機,其中省公安廳1架,昆明警方2架,其余州市都還沒開始發展警航。至于警航飛行員,現全省也只有曾杰等3人。可喜的是,昆明警方已安排學員參加警航飛行員培訓。
省公安廳之前使用的這架“貝爾407GX”,因是無償捐獻使用一年,所以并沒有配置相關警用設備,又因為屬于輕型飛機,執行任務的能力有限。采購的警用型AW139型中型雙發直升機則完全不同。它被公認為目前性能出色且配置先進的中型雙發直升機之一,被世界各國廣泛應用于警務執法、應急救援任務及公務運輸,甚至負責載政要、首腦出行。在國內,北京、浙江等地的警航均選用這一型號的直升機。

貝爾407GX型輕型單發直升機。
除了此次購買的這架AW139型直升機外,省公安廳還將購買多架警用直升機,力爭在將來形成24小時全天候執行任務的模式。
但,即便AW139型直升機加入云南警隊,曾杰和同事要做的工作仍有很多。平日里,曾杰會與外地的飛行員聯系,交流和分享飛行及警航建設的經驗。
“養兵千日,決戰一時。警航飛行特殊性及復雜性非同一般,需要大量的訓練、探索及實踐,所有辛苦付出都是為了緊急情況下的出動。”曾杰明白警航建設及發展任重而道遠,“再艱難也要走下去,我堅信,有朝一日,它將發揮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說。
曾杰和省公安廳為警航建設而奮斗的“闖關模式”,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

AW139型中型雙發直升機。
AW139型中型雙發直升機:
座位17個,生產價格10599萬元左右;
機長16.65米,機高4.95米;最大起飛重量6400公斤(云南省公安廳采購的已升級至7000公斤);
最大速度310公里/小時;最大飛行高度6000米以上
貝爾407GX型輕型單發直升機:
座位7個,生產價格1820萬元左右;
機長10.6米,機高3.1米,最大起飛重量2381公斤;
最大速度246千米/小時,最大飛行高度3500米左右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