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與燃機產業千億藍圖如何實現?
(數據資料據《四川省航空與燃機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15—2020年)》)制圖/盧浩
“高大上的航空與燃機制造上臺階,小清新的低空游有望走進普通人的生活。”對于《四川省航空與燃機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15—2020 年)》(簡稱《規劃》)及對應的4個子規劃,省社科院副院長盛毅認為其詳細程度與前瞻性超出預期。
到2020年,四川航空與燃機產業要實現1500億元的產業規模,目標如何實現?難點何在?
最大增長點有望來自通航產業
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省航空與燃機產業經濟規模達到1500億元,成為千億級產業。“這一目標是在對我省產業基礎和整個航空與燃機產業發展態勢進行研判后提出的。”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省航空與燃機制造穩步發展,而主要面向民用的通航產業、航空服務業將成為主增量。“為此我省首次制定了通航產業子規劃和航空服務業子規劃。”
根據目標,到2020年航空與燃機制造業規模達到700億元,貢獻1500億元總目標的近半。而最大的增長點有望來自通航產業:到2020年力爭全省通用航空產業經濟規模達到700億元。
“通航產業面向民用,一旦低空政策放寬,將迎來井噴式增長。”盛毅認為,這是我省為通航產業擬定“高目標”的原因。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省將建設30個以上的通用航空機場,通用航空整機及機載系統、設備和元器件實現產業化,通用航空運營逐步形成規模。“《規劃》同步強調機場建設、配套服務等,這是實現目標的關鍵。”溫德克飛機公司董事長杭煒說,該公司計劃將通航飛機發動機生產項目落戶四川。
關鍵技術待突破
要實現目標,挑戰依然存在:部分關鍵技術尚待突破、國際國內市場競爭激烈、高端人才匱乏……“應對挑戰,必須重點突破與集群發展相結合。”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集群發展以完善我省航空與燃機產業設計、制造、服務、應用體系;重點突破主要指對關鍵技術和領域的創新突破。
以航空產業為例,盛毅認為,我省是國家航空制造基地之一,但原有優勢主要體現在軍工領域,《規劃》提出了深化“軍轉民”、“民參軍”的具體思路。
燃氣輪機產業,部分關鍵技術掌握在外企手中,《規劃》提出我省將建設國家及省級燃機研發與試驗中心,推動東方汽輪機公司在關鍵環節實現突破。
“通用航空領域更需要提升規模。”中國工程院院士楊鳳田認為,《規劃》提出積極爭取低空空域開放試點,同時詳細列出了在通用機場建設、通用航空服務保障、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計劃,為通航產業發展掃除障礙。
“無論上規模還是關鍵環節的突破,都需要扎扎實實的投入。”盛毅認為,經濟下行期,企業投入受到一定限制。《規劃》提出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同時整合其他財政性專項資金,支持航空與燃機關鍵技術攻關;在抓好生產要素保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也細化了支持政策。
直擊一線
東方電氣:讓燃氣輪機“挺直腰桿”
10月21日中午,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公司,5萬千瓦燃氣輪機壓氣機實驗室內,產品研發處副處長艾松領著一班人進行壓氣機第二階段關鍵實驗。20多人的團隊各守崗位,盯住數據變化。實驗室門邊放著一箱盒飯,兩葷一素,就是他們的午飯,“吃飯就隨便解決”。
午餐由盒飯應付,實驗過程卻不容絲毫馬虎。“現在主機運轉6100轉/分鐘,但機器震動幅度最高不到18μm(一根頭發絲直徑約為70μm),放一杯水在機器上,肉眼看不到震動波紋。”艾松的團隊必須隨時關注溫度、潤滑、煙氣等系統指標。
實驗團隊吃得便宜,實驗設備卻非常能“吃”。據介紹,僅僅是用電一項,峰值階段一小時就用掉2萬元的電費,這一階段的試驗將持續到年末。
“突破這些關鍵環節,我們的燃氣輪機就能挺直腰桿。”艾松介紹。燃氣輪機被視為裝備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過去該公司燃氣輪機用的是國外核心技術,處處受限。現在正在突破燃氣輪機壓氣室、燃燒室、透平這三大關鍵技術環節。有了自主知識產權,燃氣輪機生產才能上臺階。
時間表早已制定。2009年起步進行自主知識產權燃氣輪機研發,2017年完成原型機制造裝配;2019年完成原型機滿負荷試驗;2020年爭取投入商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