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低空開放”紅利期 常州“搶跑”發展通用航空產業
常州將開展輕型飛機試飛、搶險救護、氣象探測、飛行培訓等多種通用航空飛行活動。
最近,江蘇常州在加速推進通用航空產業上大動作不斷。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常州航空產業園獲悉,10月30日,波蘭艾雷奧特公司、江蘇艾雷奧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與常州國家高新區三方共同簽署了投資協議,將在常州空港產業園投資M-20海鷗6座公務機制造項目,投資總額為1.5億美元。
1天前,中航工業幸福航空控股有限公司與常州市政府簽約,將共同打造水上飛機項目,目標實現與長三角的蘇州、無錫、杭州、黃山和千島湖等眾多城市或景點一小時之內互聯互通。
10月28日,北京通用航空常州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在常州國家高新區航空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據悉,該公司投產后將年產70架P750飛機,并著力打造北京通航華東生產制造和維修服務基地。
針對未來布局,瞄準“低空管理”紅利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比如從事工業、林業、建筑業等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等多個方面的飛行活動。
據常州市政府官網介紹,通用航空產業是常州十大產業鏈之一。發展方向將以通用航空飛機整機生產、無人機、發動機、航空深度保養和大型維修/改裝業務、航空服務業等作為發展重點和方向。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常州發展通用航空動作之大,在國內并不多見。
然而,常州將面臨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目前低空并沒有完全開放。
所謂“低空開放”,根據2014年底全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會議上的定義,即“對1000米以下空域實行分類管理,有序開放”。有分析認為,低空空域管制目前是制約國內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最主要的瓶頸。
常州航空產業園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2010年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后,低空開放是大勢所趨,常州的大動作是“針對未來的布局”。
在今年10月舉行的2015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高峰論壇上,國務院、中央軍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蔡軍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已有約33%的低空空域告別全域管制,改為按管制、監視、報告三類不同屬性管理。
蔡軍稱,我國將逐步探索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安全順暢的運行模式,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資源。同時,《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規定》有可能在年內落地。
這意味著,其中涉及監視、報告空域的飛行計劃,通航企業只需向軍、民航管制部門報備后即可實施。全國范圍的低空空域都將得到分類管理,迎來有序開放。
低空開放了,通航就能“井噴”?
澎湃新聞記者從常州航空產業園獲悉,目前,在常州機場本場空域管轄范圍之內,常州航空產業園的試飛空域能達到高度3000米,輻射周邊范圍達1720平方公里。
在這個范圍內,常州將開展輕型飛機試飛、搶險救護、氣象探測、飛行培訓等多種通用航空飛行活動。
此外,常州航空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常州奔牛機場跑道使用率不斷上升,常州航空產業園已于2014年下半年啟動通用機場選址報批工作。目前正在有序開展中。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民航局局長李家祥表示,要推動地方盡快建設通用機場。中國有2800多個縣,“如果每個縣建一個通用機場,投資規模將達千億級。”
資料顯示,常州地處蘇南中心地帶,東距上海160公里,西至南京110公里。常州航空產業園所在的常州高新區坐擁常州奔牛機場、高鐵常州站和常州港,交通便利。
據《新華日報》報道,常州市委書記閻立曾表示,常州將通用航空產業確定為轉型重點,逐步完備飛機整機制造廠、通用機場、航空產業園全產業鏈。
那么,只要低空開放了,通航就會迎來“井噴”式發展嗎?
今年10月份,民航資源網刊文評論稱,國內通航目前保持了一個穩定的增長速度,企業數量快速增加,作業能力也在穩步提升。但是,“多數企業運行水平較低,加之制度性的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能力有限。”
文章認為,對于通航企業來說,與其坐等低空開放相關規定出臺,不如“苦練內功”,把好飛行安全的底線。同時,“暢通報批渠道、優化報批環節、降低協調難度,提高運行效率才是王道”。(來源:長三角政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