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飛機非洲“重生”記
上單翼、螺旋槳、機尾清晰的MA60標識……一架中國產新舟60飛機正停放在剛果(布)航空公司機庫,來自中國的25人專家組正在為整機通電實驗做最后的準備。
由于剛果(布)航空公司經營不善,這架飛機已經停航7年。為了更好地服務非洲市場,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航國際)于今年10月派出專家組來到這里對這架飛機進行全面修復。

新舟60是中國第一款自主設計和研發,并按照國際適航標準定型生產的民用客機。與國際同類機型相比,這款客機還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據中航國際民機部副總經理李松林介紹,這是中國在海外開展的一次最大規模的國產民用客機修復工作:內容包括機身、客艙、舵面和三大系統(飛機動力系統、操縱系統和航電系統)的檢修。這一過程需要近千種飛機零配件、近百種航化產品供給,并完成近百項飛機成品件的返修,可謂是對這架飛機實施的“再造術”。

“非洲多數國家,包括我們剛果(布)都沒有能力對飛機進行大修。如果沒有資金把飛機運出國去修理,就只能報廢了。”剛果(布)航空公司機務副總經理莫里斯·金芙尼說,“這次中航國際派出的隊伍幫我們拯救了一架飛機,我們很感謝。”
“國產客機與空客、波音飛機還有很大差距,但優勢在于其經濟性。”中航國際航空發展有限公司駐剛果(布)首席客服代表李世超說,由于非洲各國地面交通普遍不發達,國內物流人流多依靠航線支持。新舟60是輻射半徑在800公里至1000公里的支線飛機,比同航程的波音飛機節省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耗油。這對于非洲航空公司來說可以節約很多成本。

他舉例說,過去從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前往800公里外的北部重鎮韋索市需要開車9個小時,而去往因普豐多市由于不通陸路,需要走水路耗時一個半月。“如今,這兩個城市都是新舟60服務的重點城市,飛行時間只需一個半小時左右”。
剛果(布)航空公司共購入3架新舟60飛機。除了正在維修的這架客機,其余兩架正常情況下每天執行4至6個航班任務,飛行時間約5小時。此外,在喀麥隆、布隆迪、贊比亞、吉布提等非洲國家都有新舟60的身影。

“由于停飛后管護不善,許多部件都出了問題,”中航國際航空發展公司項目經理楊茜說,飛機是一種綜合要求很高的產品。除了本身的設計制造要過關外,日常的維護和航材保障對飛機的運營表現影響極大。
她說,有時一些在國內很常見的零配件在剛果(布)卻是稀缺貨物,特別是化工產品,都需要從中國或者歐美等渠道購入,給維修增加了不少難度。

剛果(布)航空公司技術工人弗雷迪·瑪金達前不久在中國接受了機型理論培訓,并參與了此次中國技術組的維修工作。“這次現場修理工作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機會,通過觀摩中國技術人員的工作,我學到了很多新東西,他們也很樂于給我演示。”
目前,中航國際正籌劃在剛果(布)建立一個中國民機區域維修中心,常駐技術人員實時處理飛機遇到的問題;并將在非洲區域逐步完善維修備件中心、培訓中心和技術支援中心建設,搭建起國產民機在非洲的公共服務平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