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飛行也有交規了:考駕照費用高、飛行申請繁瑣



親民的價格、便捷的操作、前所未有的視角,讓無人機近年在攝影、測繪等領域越發流行。由于使用者安全意識薄弱,相關法律法規的空白,屢屢出現無人機墜落、誤入禁空區、逼停客運航班等事件。
去年12月29日,國家民航局飛行標準司發布《輕小無人機運行規定(試行)》,對無人機飛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界定,被圈內人士認定為首部無人機交規。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聯系到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無人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段志勇、重慶無人機培訓學校負責人楊亮等業內人士,對這部無人機交規進行解讀。
界定無人機
飛行玩具、航空模型不用擔心被監管
“剛剛發布的《輕小無人機運行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好比一種無人機的交通規則。”段志勇介紹,這是目前國內首部針對無人機運行的規定,規定中也指出,在沒有國家其他法律法規與此相抵觸的情況下,以此為無人機駕駛的行為規范。
段志勇說,根據重量和用途,無人機分為7類,規定主要適用空機重量小于等于116公斤、起飛全重不大于150公斤、校正空速不超過100公里/小時以及起飛全重不超過5700公斤、距受藥面高度不超過15米的植保類等無人機。
段志勇認為,根據規定,只能在視距內飛行(目視半徑500米,相對高度低于120米)的航空模型等小型飛行器不屬于無人機的行列,航模愛好者不用擔心航空模型被列為無人機。但是,500米半徑和120米高度只是一個參考高度,若因天氣和地理原因,即使在此范圍內使用視距外飛行裝置飛行,也應歸于無人機行列受到監管。
與交規類似
駕駛無人機須有駕照,酒駕會被處罰
段志勇說,規定明確,需根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暫行管理規定》取得駕駛執照,才能駕駛無人機。
“規定中有一些與汽車交規類似的地方。”段志勇表示,對于酒駕,該規定中也有明令禁止。民用駕駛員在飲用任何含有酒精的液體8小時之內,或處于酒精作用之下,或受到任何藥物影響,不得駕駛無人機。違規駕駛造成危害會追究刑事責任,處以2萬元-10萬元罰款。
“無人機也要購買保險。”段志勇說,規定明確無人機商業運營時應當投保地面第三人責任險。
瞄準監管問題
推行無人機云APP以及電子圍欄
段志勇介紹,依靠網絡技術手段實名制監控無人機飛行會更加合理。所以,在新規中對無人機云以及無人機云提供商都給出了明確要求。
目前已有多款無人機云軟件在設計和試用。段志勇向重慶晚報記者展示了其中一款無人機云APP的功能。用戶需要下載普通用戶客戶端,通過無人機駕照和飛行器編號進行實名注冊方能使用。APP用不同顏色分類了限飛或禁飛區域,若要在這些區域飛行,則可以通過APP申請空域,效率相對更高。
警方或空管部門可以通過另一個客戶端,查看飛行的無人機,包括航線、飛行時間、無人機信息都一目了然,并可通過APP直接與用戶對話或發出警告。
規定同時對電子圍欄進行了規定,要求部分類型的無人機出廠時安裝電子圍欄,限制在某些特定區域飛行,只有空管部門才有權解鎖。
玩家訪談
考駕照費用高 飛行申請繁瑣
無人機玩家冒險黑飛
“沒有一架無人機,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玩攝影的。”這是攝影圈近期十分流行的一句話。
本報攝影記者賀懷湘,是本地資深無人機航拍玩家。他是我市首批獲得無人機機長證的成員,也憑借《竹�!芬粓D獲得《瞰世界——中國首屆無人機攝影大賽》二等獎(2015年11月)。
“操控無人機航拍,需要持證上崗,否則就是黑飛,大部分無人機操作者都有過黑飛經歷。”賀懷湘表示,他自己也經歷了1年半黑飛生涯,直到去年4月成功考證。
然而,無人機玩家考證熱情并不高。
“考證費用高,讓玩家們望而卻步。”賀懷湘介紹,他有過兩年黑飛經驗,即便如此,他還是繳納了15000元操作培訓和資質考試費用,才得以考試領證。如無經驗,須從頭培訓,收費會更高。
“其次,越來越便捷化和智能化的設計,讓無人機操作難度越來越低,很多玩家對照說明書就能完成。”賀懷湘表示,有的玩家會認為,花上萬元去考證是被敲了棒棒。最后,就是目前監管存在真空,哪怕大家無證黑飛,也沒有執法部門查處。
那么,考取無人機駕駛員證或機長證后,是否就意味著可以自由放飛無人機了?
“要想不算黑飛,得滿足三個條件。”賀懷湘介紹,第一,操作人員要有無人機駕駛執照(相當于駕照);第二,無人機要有適航證書(相當于汽車行駛本);第三,要申報飛行計劃。
本地無人機培訓機構負責人楊亮介紹,無人機考取駕照以及申請空域的過程比較繁瑣。以申請空域為例,若無人機未攜帶拍攝設備,可向本地空管部門備案申請飛行空域。但許多無人機有攝影、攝像用途,這就需要向軍方備案申請,交齊所有證照手續需要2-3個月,備案之后還要在飛行前7個工作日提前審批,飛行前1天向相關部門申請。若飛行當天因天氣原因等導致飛行延后,需再次申請。
業內人士說,目前的現狀是:不管在景區還是空曠草坪,誰都可以放飛無人機,又有誰去向主管部門報備?
對此,圈內人士認為,其根源還是在于制度監管未完善:國內針對無人機的飛行區域和標準并無明確法律法規,申報航拍任務或申請飛行計劃時審批時間又長,很多人因此無視這些要求冒險黑飛。
新聞鏈接
無人機屢屢惹禍事
撞傷觀眾:2013年秋季,美國弗吉尼亞州賽車公園公牛賽跑賽上,一架無人機失控撞到看臺上,導致數人受傷。
干擾航班:2013年12月29日,首都機場附近一架無人機飛行,致使十余班次飛機延遲起飛,兩班次飛機空中避讓。
險撞客機:2014年3月15日,一架無人機險些撞上從英國倫敦希斯羅機場出發的空客A320飛機。該無人機距離客機不到50英尺。
逼停地鐵:2015年6月4日,兩位南京市民在使用一架無人機航拍時,無人機受風干擾失控掉進南京地鐵1號線藥科大學站附近高架軌行區內,造成列車延誤兩分鐘。
國外規定
無人機亂飛判三年
美國:2015年12月22日開始,所有美國無人機用戶必須向美國航空管理局注冊,否則將會面臨處罰,包括2.5萬美元的罰款以及3年刑期。
日本:未經許可的無人機禁止在住宅密集地及機場周邊飛行,違者處以50萬日元(約2.7萬元人民幣)罰款。
英國:民用無人機必須在視線范圍內(約500米)操作,高度須低于122米。
新西蘭:無人機只能在白天使用且垂直高度不得大于120米,不得阻礙其他飛行器,如需夜間使用須向民航局申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