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航空港“三年成規模”:站位全局領潮頭
開篇的話
3年前的3月7日,是鐫刻在中原大地上的一個史詩性的日子——國務院正式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全國首個航空經濟發展先行區花落河南!
3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科學謀劃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站位全局,干字當先,使航空港從“一張藍圖”成為“現實樣板”,“三年成規模”完美收官,成為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的強大引擎。
2月17日至18日,省委書記郭庚茂、省長謝伏瞻、省政協主席葉冬松與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部分領導同志共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等地進行調研,回顧總結航空港實驗區三年來的發展歷程,研究籌劃今年和“十三五”時期的工作,要求更好更快地推進航空港實驗區建設。
貫徹省委決策,見證發展變化。在鄭州航空港“三年成規模”的關鍵節點上,本報從今日起,連續推出一組三篇系列報道和航空港特刊,以期凝心聚力,為港區發展加油鼓勁。
風生水起,如火如荼,歷史的機遇賦予這片土地炙手的熱度。
獲批中部首個綜保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全省改革創新示范區、建成全球智能終端生產基地、機場二期工程建成投用……短短幾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破繭成蝶。正如李克強總理視察航空港實驗區時所指出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輻射周邊,活躍全局,實實在在地顯示出中原腹地的重要力量。”
2月18日,省委書記郭庚茂在鄭州航空港調研時明確要求,航空港實驗區是我省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和窗口,也是帶動全省產業升級的有效抓手,可以說是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突破口。要從全局角度,更全面更深遠地認識航空港實驗區建設的重大戰略意義,更好更快推進航空港建設。
省長謝伏瞻強調,要提高認識,開闊思路,從全省發展的大局高度,進一步謀劃好未來發展,在支撐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勇立時代潮頭,無愧歷史擔當。肩負打造鄭州國際商都建設龍頭的重任;肩負引領鄭州都市區、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三個層次”發展的重任;肩負推動內陸開放,助推“一帶一路”的重任,鄭州航空港正砥礪前行。
開放高地 助推崛起
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站位全局的中部大省河南,以勇于改革的擔當和膽略,抓住地處中原的區位優勢和傳統交通樞紐地位的天賦資源,積極謀劃航空港建設大戰略,融入世界經濟大格局。進而引進富士康,申建綜保區,推動航空港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全球化視野全力構建國際大樞紐,開通運營鄭歐班列……下出了一步步超前謀劃的“先手棋”,使航空港建設風生水起:
——樞紐建設大突破。機場二期工程竣工,當今世界最大的客機空客A380能在這里起降;T2航站樓正式啟用,鄭州機場邁入中國十大國際機場行列,成為全國第二個可實現“機公鐵”零換乘的機場。快速鐵路網實現從“十”字到“米”字的突破,完成規劃,啟動建設。鄭州—盧森堡航空、鐵路“雙樞紐”戰略穩步推進,以鄭州為亞太樞紐中心、以盧森堡為歐美樞紐中心、覆蓋全球的航空貨運網絡骨架已然形成。
——物流發展大突破。UPS、普洛斯、順豐等多家物流貨代企業落戶航空港,開通全貨運國際航線30條,居內陸第一,基本形成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航線網絡。45個卡車航班暢通運營,已有蘇州、無錫、西安等地貨物從鄭州機場進出,外省貨物占鄭州機場貨運量的50%以上。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五年增長3.7倍,航空港實驗區內陸國際航空物流樞紐地位初步確立。
——平臺構建大突破。新鄭綜保區業務范圍從單一的保稅加工拓展到保稅交易、保稅展示、保稅研發等;輻射范圍從鄭州拓展到我國整個內陸,現已成為蘋果中國市場分撥中心。河南電子口岸和口岸作業區,以及肉類、活體、水產品、鮮果等多個特種商品指定口岸相繼建成投用,成為內陸特種商品進出的主要區域。
從2012年開始,航空港實驗區對外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全省比例連續四年超過一半,航空港實驗區已成為我省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
“目前,航空港實驗區已構建起與沿海相當、與國際接軌的對外開放體系,初步確立了內陸對外開放門戶地位。‘十三五’時期,鄭州航空港將全力推進國際航空物流樞紐建設,加快構建‘四港一體’立體口岸體系,為河南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大舞臺再立新功。”鄭州航空港實驗區黨工委書記張延明充滿信心地說。
轉型升級 輻射帶動
剛剛過去的2015年,鄭州航空港承接產業轉移緊鑼密鼓,各項重點項目建設熱火朝天,富士康、正威等智能終端產業集群發展與航空物流、精密機械、大宗商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生物醫藥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齊頭并進。開放的河南面對多彩的世界,正張開熱情的懷抱。
全球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地位初步確立,自2011年第一部手機下線,年均增長3000萬部,2015年手機產量約占全球手機供貨量的七分之一。引進手機企業121家,建成投用出口退稅資金池、國家通信設備檢測中心、手機產業園等多個要素支撐平臺。
跨境電商信息平臺日處理能力達到100萬單,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集群已有菜鳥、唯品會、京東、蘇寧等152家電商、物流商、支付商入駐。精密機械產業集群已有友嘉精密機械、穆尼飛機、天邁科技等多個項目開工建設。加大招商力度,5年累計簽約項目164個,總投資3693億元。
產業發展支撐經濟快速發展,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大背景下,航空港實驗區逆勢而上,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快速增長。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20億元,同比增長22.5%。
借助強大產業力量,航空港實驗區對全省的輻射帶動作用快速提升。2015年,航空港實驗區完成進出口總值483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67.4%;完成電子信息業產值2600億元,約占全省電子信息業產值的72%。為航空港實驗區進行產業配套的項目已布局到鄭州經開區、高新區、鄭東新區、新鄭等多個區縣,以及南陽、濟源、焦作、洛陽等多個省轄市。以航空港實驗區為核心,“三個層次”產業梯次布局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創新突破 示范全省
航空經濟本身就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創新更是要貫穿于航空港實驗區建設的全過程。這是實驗區建設者的清醒認識,也是省委、省政府賦予鄭州航空港的重要職責。
以體制機制創新“一優帶百通”。航空港實驗區圍繞投融資、貿易、物流、人才等方面,強力推進改革創新。3年來,在省、市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航空港實驗區率先實施工商登記、省區直通、執法委托、三證一章、五單一網等改革創新,切實將航空港實驗區打造成為一個與國際規則接軌的航空經濟實驗區。
管理體制創新快速推進。全面實行“一門受理、并聯審批、多證聯辦”的“政務超市”審批服務模式。在全國率先實施了行政執法全委托。在全省率先進行了工商登記改革,實施了“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注冊資本認繳制”電子營業執照等改革。組建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立了“五單一網”“三證一章”工作機制。率先實施主審法官負責制和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等。
投融資體制創新取得實效。獲批成為我國內陸首個跨境人民幣創新試點,已到位境外融資15.61億元。正在籌備或發行基金7只,與建設銀行組建基金管理公司,首期10億元基金重點投向實驗區合村并城項目。與惠銀東方基金公司共同設立航空港城市發展基金,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主體,以公私合營PPP模式,探索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金服務于重大項目的有效機制。
用人機制創新成效明顯。“鄭州航空港引智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為我國第三個引智試驗區。約翰卡薩達教授工作室投入運轉,多位“千人計劃”專家受聘為產業顧問。推行“人才+項目”“人才+產業”“人才+課題”等培養開發模式,建立起協同創新機制與實用人才定向培養機制。
“航空港實驗區率先突破了我省與國際規則和國內先行地區存在明顯差距的關鍵環節,在開放型體制機制上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形成在我省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發揮出了為全省改革創新探索踐堂路的積極作用,這是航空港實驗區的‘示范’意義所在。”省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鄭泰森如是評價。
春回大地,生機無限。站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新的歷史起點上,鄭州航空港正躍馬揚鞭,奮力挺進!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