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通用航空三大瓶頸待解
通用航空是中國交通運輸領域唯一沒有充分開放和開發的行業,也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少數沒有開放發展的產業之一。在3月20日深圳舉行的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論壇上,有專家指出,“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制造業,推動直升機、無人機、通用飛機產業化,但整個中國通用航空業內依然存在制度法規匱乏、人才緊缺、技術創新不足等多個瓶頸。
中國通用航空發展有三大瓶頸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在3月20日深圳舉行的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紅介紹,我國通用航空在發展中面臨三個瓶頸:
首先,供給側急需改革和創新。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通用機場建設審批程序還較復雜,這制約了通用機場的建設和發展,急需創新監管模式,制定行業標準及出臺相關法規政策。
第二,人才緊缺。通用航空的發展不僅涉及通用機場的建設,還涉及具體運營和上下游服務業,以及飛行人員的培養和從業人員的培訓等方面。
據有關數據表明,到2015年底,我國通用機場(含臨時起降點)有300多個,通航公司281家,通用飛機2186架,通用航空從業人員是14500多人。中國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兩會上透露,預計“十三五”期間,通用機場將達到500個以上,未來有條件要繼續推動通用機場“縣縣通”。目前全國有2800個縣,因此加快通用航空人才的培訓迫在眉睫。
第三,通用飛機制造亟待技術創新。
目前,通航制造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國已經有了很多通用航空的生產線。從增量市場來看,我國交付通用航空器數量在全球市場的比重從10年前的0.7%增長到2014年的10.4%。李紅介紹,通用飛機制造業亟待技術創新,急需開發超短距離飛行起降滑行的通用飛機,這樣既可以大大減少修建通用機場的土地使用面積,也可以減少前期建設成本。
通用航空機場密度遠遠低于美國
李紅還介紹,喬治海因茨CH-750HD型固定翼飛機起降滑行距離在40米以內,修建一個小型通用機場只需30至50畝土地,購機和場地建設成本要遠遠小于公用機場。記者3月20日現場了解,喬治海因茨CH-750HD型固定翼飛機(兩座)售價225萬元。
與我國國土面積相當的美國,有將近20000個可供通航起降的機場。從機場密度看,美國每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擁有通用機場數量21個,我國僅0.4個。
和臨時起降點不同,一個設施完善的通用機場可能需要有跑道、安檢、供油、安保、消防、救援、后勤、機務、維修以及辦公生活區等一系列的設施,盡管規模遠遠比不上大型客運機場,但需要的配套建設還是很多。
據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稱,2013年,國務院修訂一批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時,將通用機場的建設權下放地方。目前,如果投資者要建設通用機場,只需要省市一級的地方政府批準即可,選址甚至只需縣級政府同意便可進行審查。早前,通用航空飛機的任務審批已一定程度下放到了民航地方管理局。
政策漸漸放寬,很多企業都對通用機場的建設表示濃厚興趣。據民航總局負責人介紹,正就通用航空的法規、資金支持、政策優惠等一系列的問題進行研究,希望能給通航產業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