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順義打造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 構建“高精尖”
順義臨空經濟區作為北京市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之一,在航空樞紐建設、高端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創新等方面都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昨天,記者自順義區“十三五”規劃介紹會上了解到,該區將創建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構造該區高精尖經濟結構。
承載全市四成臨空產業
順義臨空經濟區位于本市東部,是依托首都國際機場發展起來的高端產業功能區。區域內以航空運輸為主體的交通運輸業和以汽車生產為主體的現代制造業增加值占臨空經濟區經濟總量的比重超過七成,其中,交通運輸業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超過四成,是首都臨空產業的主要承載地。
臨空經濟區內聚集了一批高精尖企業,尤其是航空服務、航空物流、現代制造、臨空高新技術、商務會展五大特色產業發展最為迅速。順義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是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民航局在聯合出臺的《關于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即通過選擇若干條件成熟的臨空經濟區開展試點示范區。
發揮航空口岸優勢
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建成后,將承擔投資貿易、產業集聚、公共服務政策先行先試等功能,將是民航業與區域經濟相互融合、促進、提升的重要載體。
示范區將積極配合首都機場發展戰略,不斷優化國際航線網絡與機場服務質量,全面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功能。機場的陸側綜合交通體系將首先得到優化,構建以高速鐵路、城市軌道、高速公路為主體的大容量、復合型通道,提升航空客貨的地面集疏運效率。
創建成功后,示范區將圍繞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充分發揮航空口岸優勢,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水平,推動國際國內高端要素有序流動,實現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的國際資源配置,輻射帶動區域發展。
政策支持上,順義區將充分發揮天竺綜保區的政策平臺優勢,加快推進其與示范區其他板塊融合發展,打造產業發展的重要服務平臺。
產業發展將帶動人口結構的變化。到2020年,通過產業升級將疏解從業人口5000人,同時吸納中心城區高端就業人才5000人,這樣,示范區從業人口18萬人保持穩定。
構建“高精尖”產業體系
根據規劃方案,示范區的空間格局初步為“一港六區(基地)”,即首都機場(一港),天竺綜保區、后沙峪鎮順義新城空港新區、新國際展覽中心以及原空港開發區、空港物流基地、國門商務區,總面積約為68.81平方公里。
示范區的申報建設將帶動北京臨空經濟區發展,促進順義區產業轉型升級。預計到2020年,順義臨空經濟示范區國際樞紐功能將進一步強化,國際高品質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產業優質要素不斷集聚,結構全面優化,示范區總收入達到3700億元,實現稅收170億元,空港口岸進出口總值達到970億美元。
屆時,集成首都機場、天竺綜保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高端資源和政策優勢,緊抓作為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的機遇,示范區將構建臨空指向性突出、國際化特征明顯的“高精尖”產業體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