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通用航空漸成“龍騰之勢”
航空維修培訓學校內展示吉航自己組裝的運動型小飛機。
吉林市發展航空產業園項目已在省里掛號了,而且被標注為“重大項目”。眾媒體探秘航空產業園發展,首先走進了中航吉林航空維修公司。
這家老企業,已成為全市航空產業起飛的基石。
2013年下半年,借納入國家首批三個低空開放試點區域之一的契機,吉林市力推了吉林二臺子機場復航改擴建和吉林航空維修有限公司飛機維修基地項目的建設,并規劃了航空產業園區,大手筆布局通用航空產業。調優產業結構,市航空產業園的招商收獲連連。
先是引進飛機維修機械師培訓學校項目。眼下,該校3000多平方米的教學空間內,每個教室都有不同的學習項目。維修飛機不像汽車修理,可以邊干邊學,機械師一定要憑證上崗。據悉,現在的受訓人員,5月將申請到運5機型的培訓資質。
這些新項目,目前都依托吉航而建。在吉航一個加工車間,記者看到有碳纖維材質的模型機機殼正在生產。該機殼約兩米長,北京一家公司為此下了百架訂單。據介紹,這個模型機安裝發動機、起落架等配件后,就可遙控上天。它主要銷售給歐洲航空愛好者。
在吉航維修車間外,記者看到一架運5真機。據悉,此飛機可以用于農藥噴灑、護林、航拍航測等作業。吉航今年已維修22架運5,全年訂單約可達百架。幾年前身陷困境的吉航,如今已扭虧為盈。
運5機旁還有一架紅色的格萊斯艾爾4座小型運動款飛機。機身上噴有“瀚星”字樣。原來,吉林瀚星集團收購了生產這種飛機的美國公司,正擬在上半年將其生產線移到吉林航空產業園生產。
雖說哈爾濱、沈陽等都在發展航空產業,但吉林市認為,憑借自己在技術、人員、管理等方面的基礎優勢,再借二臺子機場的良好空域條件,與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實現錯位發展很有前途。對于龍嘉國際機場而言,只有達到平均5分鐘起降一架飛機才有利潤。而小型機一般起降時間往往需要10到15分鐘,起降成本是大飛機的數倍,所以,小型機業務在吉林市落地發展更有空間。
目前,吉林山河科技輕型飛機組裝制造項目、吉航公司民機維修項目、福航飛行學院項目、寶利國際發動機制造及維修項目已簽約落戶吉林航空產業園。其中,山河科技已組裝下線10架輕型運動飛機。兩個星期前,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項目又簽約落此。
由此,在通航運營、維修、通航培訓及工業化等方面,吉林市借力引資,已逐漸打造出了通航產業的展翼之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