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貿區金改30條已落實2/3 飛機租賃占九成
在天津自貿試驗區誕生一周年之際,作為肩負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使命的天津自貿區,這一年來有什么新的變化,有哪些新政得到了落實,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效,有哪些產業享受了政策紅利,他們有什么感受值得分享?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一線,通過與當地相關部門及官員、相關企業及負責人交流,以“金改30條”的落實情況,制度創新下的報關、通關對企業的影響;以融資租賃業領跑全國;以稅改新政給跨境商品直營店帶來的利好,作為本組報道的切入點,從中一探天津自貿試驗區的發展現狀,并展望其未來。
融資租賃,一直被稱為天津自貿試驗區的特色。
去年4月21日,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當日就吸引了30家金融機構入駐。截至2015年底,天津自貿試驗區內各類金融機構達到120家。區內跨境收支額280億美元,占全市的19%;跨境人民幣收支額722億元,占全市的28%。
此外,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天津自貿試驗區各類租賃公司達到1754家,租賃飛機累計超過600架,約占全國的90%,租賃船舶達到80艘,約占全國80%。天津市副市長、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主任閻慶民表示,天津以租賃業創新為代表,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
今年以來,融資租賃業的發展有望再次提速。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副行長劉通午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去年底“金改30條”出臺后,今年一季度的融資租賃業發展迅猛。在政策落實上,目前有三分之二措施已落實。
4月14日,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蔣光建在媒體座談會上透露,備受市場關注的兩大租賃平臺,即中國天津租賃平臺、中國金融租賃登記流轉平臺相關文件已上報國務院,目前正在積極履行相關程序。
政策支持天津金融開放創新
去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強調,支持天津自貿區以發展融資租賃為重點,在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資本項目可兌換、跨境投融資等方面開展金融開放創新試點,成熟一項,推進一項。
去年底,《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金改30條)出爐。共7個部分,30條政策,細化為60項具體措施。“除去第一部分的總則以及最后一部分的監測與管理外,第二部分到第六部分是天津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的核心內容。”劉通午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金改30條”中,有5條12項支持租賃業發展舉措,涵蓋了拓寬租賃企業投融資渠道、靈活資金運營、提升業務便利性等多個方面,更加突出了天津的區域優勢和政策優勢。
工銀租賃副總裁陶梅表示,“金改30條”的出臺將有利于營造與國際接軌的租賃業發展政策環境,天津自貿試驗區將對全國租賃業起到示范作用。
具體到企業而言,確實也感受到了利好。中國銀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長孫惠敏表示,該行已協助中飛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搭建了天津首個租賃公司項下跨境外幣資金池,為企業全球資金運作提供了保障。
中飛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張嵐表示,通過建立國內資金主賬戶和國際資金主賬戶,打通了集團內境內外資金的通道,其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可直接打通境外資金,在規定的外債和對外放款額度內,國內、國際賬戶內雙向流通,極大便利外債的使用,以及資金跨境流通,優化了集團外匯資金在境內外的靈活配置,便捷了外匯資金境內外的集中管理和使用。
籌建兩大租賃平臺取得突破
記者注意到,天津東疆保稅港區是天津自貿區融資租賃產業的主要落地區域,現已形成了飛機、船舶、大型機械三大融資租賃業務板塊。
數據顯示,到3月底,東疆片區累計注冊租賃公司1557家,累計注冊資本1559.3億元人民幣,聚集了AerCap、ALC、ACG等全球知名租賃公司和工銀、民生、建信、遠東、中海油、大唐、國電、中鋁、水電等大批國內領軍租賃公司。并且,累計完成656架飛機、11臺飛機發動機、80艘國際船舶、8座海上鉆井平臺的租賃業務,租賃資產總額累計達4000億元人民幣,占全國的10%。
東疆片區管委會主任沈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貿區成立近一年來,東疆融資租賃獲得了創新性發展,高地效應越發凸顯。其中,“中國天津租賃平臺”、“中國金融租賃登記流轉平臺”籌建工作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對于中國金融租賃登記流轉平臺,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玉軍表示,這將是一個圍繞資產交易、流轉、登記以及融資租賃的相關中介服務機構平臺。此外,東疆保稅港區將利用傳統優勢,圍繞設備,如電力、醫療、飛機等出口繼續做一些融資租賃的創新。
沈蕾進一步表示,在首創保稅租賃、單一項目公司(SPV)租賃、離岸租賃、聯合租賃等業務模式基礎上,開發出SPV股權交易、租賃資產交易“交付監管”、法稅租賃等創新租賃模式。
除了東疆片區之外,機場片區也同樣大力發展融資租賃業務。據悉,機場片區吸引了第一個全民營金融租賃項目華運金融租賃公司入駐。
目前,機場片區已聚集了融資租賃、商業保理、股權投資基金、銀行領域金融及類金融機構500余家,2015年金融產業稅收近20億元。
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主任楊兵表示,今年全區將全力打造天津自貿區保險產業園,并支持在園區內設立融資租賃保險等機構,以填補天津市金融產業鏈條上的空白。
金融服務功能需進一步完善
上述融資租賃企業迅速發展的背后是天津自貿區金融改革成效的一個縮影。
劉通午表示,截至目前,天津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核心內容的21條45項具體措施中,21項具體措施已落實,8項具體措施部分落實,已落實和部分落實具體措施約占45項具體措施的三分之二,還有16項未落實。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分之二已落實或部分落實的具體措施中,“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措施進展最明顯,5項措施都已基本落實;其次,“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促進租賃業務發展”等三方面內容,進展也較明顯,已落實措施分別占比72%、63%、58%;比較滯后的板塊是“完善金融服務功能”,目前共2項措施已落實,4項措施未落實,未落實部分占比67%。
對于未落實事項的原因,劉通午表示,受影響于相關部門的配套政策還未下來,比如限額內可兌換,原來“金改30條”中暫定1000萬元,現在由于受經濟形勢影響,所以還未落實。另外,還有一些是需要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共同推動的,比如設立京津冀協同發展基金等,目前政府也正在積極推動。
“下一步,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將加強與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溝通,爭取未落地措施盡快批復。”劉通午表示,隨著“金改30條”的逐步落地,結合天津自貿試驗區實際,金融制度會進一步突破,如有關外債全口徑宏觀審慎管理的因子和系數,以及資本項目限額可兌換的額度等,國家將視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狀況進行調節,便于企業靈活資金運營,提升投融資便利化。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