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北碚區建中國第一個滑翔機場
世界上的滑翔運動始于1891年,德國的李林塔爾兄弟制造了第一架蝙蝠狀的弓形翼滑翔機,被稱作是現代傘翼滑翔機之鼻祖。
中國的滑翔運動則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才有所萌動。在天津大公報社倡導下,用讀者的捐款向德國購買了一架高級滑翔機,邀請留學德國學習滑翔機的韋超歸國,擬作滑翔機公開表演,但由于戰事發展的影響,這一計劃未能實現。
隨后,這架中國唯一的一架滑翔機“大公報”號,被撤退轉移入川,直到1939年,由韋超駕機在成都、重慶兩地舉行了滑翔機飛行表演,引起極大轟動,客觀上起到了為我國的滑翔運動鳴鑼開道的作用。1941年4月4日,中國滑翔總會在陪都重慶成立,旨在推動滑翔運動的開展。
北碚作為抗戰時期的遷建區,許多大專院校紛紛遷入,有著發展滑翔運動的良好基礎。因此滑翔總會把推行滑翔運動的重點放在北碚。北碚不負眾望,為中國滑翔運動史上開創了首次實施滑翔機雙座飛行,首次高山高級滑翔機試飛,首次夜間滑翔機飛行,首次進行水陸兩用滑翔機的試飛表演,并成功降落于嘉陵江水面等多個第一的紀錄。
抗戰中開展滑翔運動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加強空防力量,訓練培養初級飛行員;二是推動國人,尤其是青年體育鍛煉,強身健體。在國民政府的倡導下,1942年3月1日,中國第一個滑翔站在北碚宣告成立。與此同時加緊修建了中國的第一個滑翔機場,機場跑道長400米,寬100米,包括停機坪和一座高15米的初級滑翔臺,后又修建了一座機庫,以放置滑翔機。
隨著滑翔運動的發展,為進行高級滑翔訓練,北碚滑翔站又選址北碚嘉陵江對岸的飛蛾山,修建了一座高級滑翔臺。這里與著陸機場垂直高度約為350米,水平距離2500余米,其間溝壑交錯,荊棘叢生,修建時的建筑材料以及訓練時的滑翔機體,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重慶能源天府礦業公司修建于山間的北川鐵路運輸上去的。
1944年6月中旬,美國副總統華萊士到重慶與國民政府會談,其間于22日專程到北碚參觀滑翔機飛行表演。
表演于下午二時開始。隨著起飛一聲令下,六架高級滑翔機陸續從修建在北碚嘉陵江對岸飛蛾山上的滑翔臺彈射升空,依次順山形向建在北碚火焰山下的嘉陵江河壩的著陸機場飛行,途中時而作俯沖狀,時而繞空盤旋,很是驚險刺激。觀看的人群擠滿了嘉陵江兩岸,隨著滑翔機的表演動作,他們一會兒歡呼雀躍,一會兒擔驚受怕,糾結的心情一直延續于滑翔機飛行表演整個過程。
華萊士的觀看點設在建于火焰山上的平民公園內,這里既與發射點的飛蛾山隔江相望,又居高臨下一覽無遺江邊的著陸機場。
這次表演最出色的是北碚滑翔站站長胡希文和教官陳國雄,他倆所駕之機,在空中不但動作嫻熟,升降自如,而且準確地降落于機場著陸點。遺憾的是有兩架由成都邀請來參加表演的新機,由于對地形不夠熟悉,下降著陸時有些失控,致使機身受到一點損壞,但駕駛員安然無恙,沒有受到一點傷害。
精彩的表演受到華萊士的贊揚,連聲說:“OK!OK!”他一邊向主辦方表示感謝和祝賀,還一邊派人前往滑翔機場,代為看望駕駛員們,并致意慰問。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中國大型客機C919年底下線大部段
- 下一篇:國產電動頭等艙民航座椅在襄陽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