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新疆:公眾開放日 體驗“小小飛行員”
小時候經常會做飛行的夢,想飛得很高、很遠,幻想插上翅膀遨游天際,乘著紙飛機飛向夢想的國度......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父母是飛行員、乘務員、機務工程師......
他們也做著同樣的飛行夢,他們是民航工作者的子女,卻不能像父母一樣,每天與夢中的飛機親密接觸......
8月20日,南航新疆分公司攜手飛機場社區和“訪惠聚”工作隊舉辦了“奮戰旺季我先行”媒體走一線公眾開放日暨“南航e行”推廣活動,46名民航子女走進南航新疆分公司飛機維修基地機庫參觀體驗,與飛機親密接觸,學習航空知識,體驗父母工作,感受時代變化,激發孩子們的愛國愛疆愛企熱情。
南航新疆飛機維修基地101機庫
南航新疆分公司飛機維修基地101機庫位于烏魯木齊國際機場一隅,是機場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于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跨度115米,進深92米,可同時容納6架飛機定檢,每年在這里檢修的各型飛機超過500架次,對于航班安全運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新疆乃至中西亞地區維修實力和保障體系最為完備的航企,南航新疆分公司苦練維修內功的同時,依托南航強大的技術平臺、豐富的保障經驗,為各駐疆航企提供技術支持,向著打造南航波音客機大修基地和中西亞飛機檢修中心兩大目標穩步邁進。
站在機庫里往外看,大大小小的飛機從不遠處跑道滑過,引擎的轟隆聲很是震撼。機庫中的飛機正處于檢修狀態,發動機、貨艙、起落架艙、駕駛艙也悉數打開。即將參觀的這架飛機是由巴西航空工業集團生產的E190型客機,剛剛執行航班回來,當天晚上還要進行例行檢修,明天還要繼續執行航班任務。
南航e行
市場推廣與公眾開放日深度融合
當日同時舉辦了“南航e行”推介會,推廣南航“互聯網+”戰略和綠色出行理念,讓更多新疆民眾了解南航全面實施數字化轉型、打造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的戰略舉措。在開放日活動中加入電商推廣助力市場營銷,讓航空愛好者成為南航粉絲,已成為活動的一大亮點。
探秘機庫
這里是飛機“體檢”的地方
參加此次活動前,大部分同學從未近距離地接觸飛機,進入機庫后對什么都很新奇。為了讓同學們對飛機有更多了解,活動特別邀請了南航新疆分公司的飛行員、乘務員和機務維修工程師進行現場講解。
“同學們,我們今天參觀的這架飛機型號是E190,請往你們的右上方看,……”通過機務工程師楊釗的講解,同學們認識了飛機升降舵、方向舵、雷達罩、溫度傳感器、發動機上的鷹眼線等零部件。同學們認真聽著,有特別喜歡飛機的同學因為前期做了預習功課,還會主動舉手提問。
“飛機多久維修一次?”小同學宮國力好奇地問。楊釗講解道:“飛機只要是執行完飛行任務就必須進行檢查,發現故障就需要維修。一般來說每架飛機每個月都會徹底檢修一次。”通過楊釗的耐心講解,孩子們對飛機結構、飛行原理、主要部件等有了直觀的認識和了解。
楊釗介紹,飛機維修是一個系統工程,主要包括飛機定檢、航前、過站及航后檢修和排除故障。而定檢與家用汽車定期保養類似,不過結構復雜、體型巨大的飛機定檢,安全標準更高,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要求也更加精細、嚴格。目前南航新疆分公司飛機維修基地有各類工程師超400人,根據飛機的飛行累積時間,每到不同時間就要對飛機進行不同級別的定檢。
在機艙門口,乘務長陳思穎幫助孩子們穿上了救生衣,體驗救生衣充氣過程,介紹乘坐飛機的注意事項和應急自救知識,進行客艙安全演示。隨后孩子們排隊依次進入飛機客艙。
走進駕駛艙
今天我給爸爸當“副駕”
同學們最期待的還是參觀駕駛艙區域。南航新疆分公司E190機長教員喬宏武主動承擔起講解工作,這也是他第一次帶著女兒走進自己工作的場所。駕駛艙內密密麻麻的儀表和按鈕,讓9歲的喬沐溪一時摸不著頭腦。聽爸爸介紹了幾個主要設備及其作用后,喬沐溪依依不舍地離開駕駛艙,后面還有幾十個小腦袋在翹首以盼呢!
喬宏武除了完成飛行任務,還是ERJ190機隊程序小組的組長,現在機隊人手一本的《飛行程序寶典》就是喬教員組織編寫的。對新來的副駕駛而言,這個“寶典”成了快速成長指南,為飛行安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喬教員介紹,在執行航班中也曾遇到過熱心的飛友,通過筆記本贈言進行互動。今天的活動中,喬教員也是無比耐心,幫助小朋友們盡快找到當“飛行員”的感覺。一名小同學站在駕駛艙門口留戀又自信地說,“我長大了一定要當飛行員,這一直是我的理想。”
我是小小飛行員~
“E190是支線機型,主要在疆內各地飛行,航程短、起落頻繁,飛行任務比較辛苦,陪伴孩子的時間也比較少。”喬宏武說,“希望以后能為空勤家庭多組織這樣的親子活動,增進孩子對飛行工作的了解,對父母工作性質的理解。”
四十年百倍增長
真切感受改革開放發展成果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媒體公眾開放日讓大家切身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南航在新疆發展成果的同時,也在媒體與企業、南航與公眾、員工與子女之間搭建了溝通橋梁。
當天活動中 ,中新社、新疆日報、新疆電視臺等9家媒體圍繞改革開放40年以來南航在疆發展成果進行了專題采訪。他們拍攝旺季工作場景, 采訪孩子和一線優秀員工,宣傳南航為新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
媒體現場采訪
“1978年的時候,全新疆只有24架老舊飛機,現在南航新疆分公司執管的先進客機就超過了55架。”楊釗通過這樣的對比,幫助大家直觀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新疆民航的快速發展。
1955年至今,南航在疆已經安全運行了63周年。從2架螺旋槳式里-2型飛機發展到如今50余架現代化噴氣式大型客機的規模。尤其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南航在新疆迎來跨越式發展,歷經數十種機型的變遷,實現了伊爾14、伊爾86、圖154、ATR72、波音757、波音777等10多種機型的安全退役,目前執管波音737-800、波音737max、波音787等5種先進客機,為新疆航空運輸業提供了充足的運力。旅客運輸量從1978年的7萬人次到2017年的700余萬人次,實現了百倍增長。
在改革開放和新疆經濟建設大潮中,南航新疆分公司曾創造了眾多“第一”和“之最”。如率先開通并長期執飛通達疆內20個城市的航班,執飛“廣州-烏魯木齊-喀什”國內最長航線,開通新疆第一條直飛臺灣航線,是新疆最早開通飛往中亞五國航線的航空公司,開辟中國唯一直達格魯吉亞的航線,開通新疆第一條飛往歐洲城市、東北亞地區的定期航線等,使新疆成為西北地區通航直達國家最多的省區。因為貢獻突出,南航新疆分公司也先后獲得“開發建設新疆獎狀”、“新疆旅游事業特別貢獻獎”、“運輸服務最佳單位”等榮譽。
展望
未來,南航將繼續推進“互聯網+”戰略轉型升級,繼續升級航班運行服務水平。積極將優質運力、先進技術和服務產品引進新疆市場,推動智能化航空公司建設,讓新疆各族人民的出行更加順暢舒心便捷。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東航:萌娃深入成都地鐵體驗模擬駕駛 增強安全意識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