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一切為了旅客 全力應對布魯塞爾機場爆炸
3月27日一早,得知海航巴黎—北京臨時航班在北京落地的消息,海南航空布魯塞爾辦事處總經理楊九洲大大地松了一口氣。
5天前的3月22日上午,布魯塞爾機場發生爆炸案,海航是國內唯一執飛布魯塞爾航線的航空公司,事發時又有航班在布魯塞爾機場準備起飛,楊九洲和他的同事們自此就進入了高度的緊張狀態。
因為布魯塞爾機場在爆炸發生后關閉,如何安全、快速地將滯留在布魯塞爾的旅客轉運回國?
如何安排那些搭乘完海航航班、但后續航程受到影響的旅客?
考驗著他們,也考驗著海南航空這家快速成長的航空運輸企業。
搭乘完海航航班的旅客滯留 海航把他們接到酒店
3月22日上午,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郊的扎芬特姆機場和市內歐盟總部附近地鐵站接連發生爆炸襲擊。據當地警方最新統計,爆炸至少造成31人死亡、300人受傷。事發后,布魯塞爾機場宣布關閉,所有航班取消。
作為國內唯一開通布魯塞爾航線的航空公司,機場爆炸發生時,海南航空北京—布魯塞爾航班正在布魯塞爾機場過站,萬幸的是,雖然爆炸點距海南航空布魯塞爾機場票務柜臺僅有10米的距離,爆炸發生時海航HU492航班還沒有開放柜臺。海航海口總部運行指揮中心在事發后立即聯系布魯塞爾辦事處,了解公司員工和旅客的安全狀況。還好,雖然4名海南航空工作人員親歷了恐怖襲擊,其中1人輕微受傷,但包括機組人員和辦事處人員的全體人員安全,飛機未受損。而隨著其后布魯塞爾歐盟總部附近的3個地鐵站相繼發生爆炸,事態升級,布魯塞爾機場關閉。海航布魯塞爾營業部就此成為了應對突發事件的前沿。
海航北京—布魯塞爾航線是海航目前運營時間最長的一條歐洲航線,也是其獨飛的一條航線,由于布魯塞爾的地理位置位于歐洲中部,其也是歐盟總部所在地,因此不僅從北京前往比利時的旅客,不少前往歐洲,甚至非洲的旅客都選擇海航這條航線進行中轉。布魯塞爾機場關閉后,搭乘海航航班到達布魯塞爾、準備再轉機去往最終目的地的旅客被迫滯留。
這些旅客中,除了一部分是擁有簽證的中國留學生外,大多數人從事的是工程建筑、礦業開發、路橋建設及電力工程等工作,他們的目的地是非洲的幾內亞和塞拉利昂。沒有歐盟簽證不說,他們中的很多人也沒有歐元現金和可用的銀行卡,甚至難以同當地人進行語言溝通,畢竟誰都沒有想過會遭遇恐怖襲擊,而在中轉地滯留。
布魯塞爾機場把這批中國旅客安排到了附近的魯汶安置中心,但怎樣完成后續行程就成了大問題,布魯塞爾機場的關閉時間一延再延,而承擔他們后續航程的國外航空公司以其尚未登機為由,拒絕為他們安排食宿。中國駐比大使館聯系到了海航,海航布魯塞爾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就趕到安置中心,與滯留同胞取得聯系,協助他們完成旅程。
楊九洲說,在了解到有搭乘完海航航班旅客,因恐怖襲擊而被迫滯留在布魯塞爾機場的消息后,海航高層非常關心這些同胞的情況,指示他們全力以赴做好保障工作。
據了解,這些旅客在布魯塞爾滯留了4天,因為酒店房源不足而多次被轉移安置,而每一次安排酒店和車輛,產生的全部費用都由海南航空承擔。
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曲星非常感慨。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海航實際上已將乘客運抵布魯塞爾,完成了契約約定義務。但續程的外航以這批乘客尚未登機為由,拒絕為他們安排食宿,困難時刻,海航又果斷地將他們接了過來,在市里租下酒店,幫他們暫時安置下來。這體現了中國企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堅持選擇海航班機回京的旅客 海航為他們申請國際加班
恐怖襲擊造成布魯塞爾機場關閉,影響的不僅是這些搭乘完海航班機的中轉旅客,還有準備從布魯塞爾搭乘海航班機前往中國的旅客。3月23日,24日,布魯塞爾機場接連更新航行通告,將機場關閉時間延長至27日24點。而早在23日,海航AOC根據運行保障的潛在需求,就設計了北京—布魯塞爾加班方案和巴黎—北京/西安轉運方案,并將這兩個方案通報給海航布魯塞爾、巴黎辦事處開展論證,同時就飛越許可等重要工作內容進行了推進。
由于布魯塞爾機場關閉時間一再延長,北京—布魯塞爾航線加班方案難以實現,好在巴黎方面傳來了好消息——巴黎辦事處與巴黎地面代理、法國民航局就巴黎—北京/西安加班以轉運滯留旅客的預案進行了溝通,該方案也得到了他們的認可。最終海航確定了從布魯塞爾調機至巴黎,再執飛巴黎—北京加班的方案。
之所以這樣選擇,是盡最大可能將繼續選擇海航航班飛回北京的旅客盡快運抵目的地。海航布魯塞爾—北京航班22日、24日、26日連續取消,雖然有不少旅客更改了行程,但依然有175名旅客選擇要搭乘海航班機到北京。不了解民航的人,會以為海航此時所做的只是飛行線路的調整,而經常飛行的旅客都知道,航線調整背后牽扯到時刻和航權批復、飛越國家的許可以及大量需航空公司自身承擔的保障工作。
在評估布魯塞爾機場航行通告和境外情況反饋后,海航AOC組織各相關單位成立了布魯塞爾調機處置聯絡組,討論和確定了各工作項目的可行性、完成時限、風險、困難與解決措施。海航巴黎辦事處和布魯塞爾辦事處緊密對接,結合加班方案對地面保障、旅客保障等進行了再次核實,并落實了這批滯留旅客中37名非洲勞工的簽轉方案。
北京時間3月25日中午,海航AOC正式下發執行布魯塞爾—巴黎調機及26日執行巴黎—北京加班的運行指令。當日18時,除加班所需的國內航權批復尚未獲得外,調機和加班所需的時刻、航權批復、飛越許可全部獲取,航行資料、地面代理等保障工作均準備就緒。21時59分,調機航班從布魯塞爾起飛,于22時31分在巴黎機場落地。
空中爭分奪秒,地面萬無一失。考慮到布魯塞爾到巴黎的地面交通時間要四五個小時,海航還為選擇海航調機航班經巴黎中轉到北京的旅客準備了大巴車,配備了礦泉水和餅干,最終94名旅客搭乘大巴到達巴黎。
北京時間3月26日16時,海南航空拿到巴黎—北京加班航班的國內航權批復,18時38分,加班班機從巴黎起飛,3月27日11時33分,航班順利到達北京首都機場。
考慮到布魯塞爾機場恢復時間 海航建議旅客更換中轉線路
布魯塞爾機場爆炸案發生后,海航除了快速應對、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外,也于第一時間向外界發布相關信息,回應社會關切。海航微博在3月22日即連發兩條消息,先是告知原計劃于當地時間12時20分起飛的HU492航班因機場和空域關閉而處于延誤狀態,起飛時間不確定,并提供了專門的聯絡電話給有需要幫助的旅客。繼而又發布通知,對購買了3月23日至4月5日北京與布魯塞爾間航班的旅客,提供一次免費改期服務。
從布魯塞爾機場爆炸案發生后的快速反應、及時應對,到為因布魯塞爾機場關閉而行程受阻的海航旅客開辟經巴黎中轉回京的替代方案,再到為已搭乘海航航班但滯留在布魯塞爾的中轉旅客無償安排住宿、車輛,海航在這起突發恐怖爆炸襲擊中展現出高效的應急處置機制、完善的國際運行能力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記者從海航了解到,3月29日,布魯塞爾機場在臨時搭建的值機區域進行了測試,預計本周開始會部分對外開放,恢復部分保障能力。但由于柜臺使用將優先布魯塞爾航空用于歐洲境內航班,每小時辦理登機手續人數預計為800人,不足正常水平的5分之1,其完全恢復到爆炸前的保障能力尚需數月。
海航方面表示,由于搭乘其北京—布魯塞爾航線到達布魯塞爾后繼續中轉歐洲和非洲旅客較多,而布魯塞爾航空在布魯塞爾機場的航線恢復尚需時日,他們建議中轉歐洲或非洲的旅客選擇其他的中轉線路。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