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機場:孕婦下飛機突然臨盆 機坪接生母女平安

圖:濰坊機場突遇孕婦分娩,緊急救援機坪順利產子。圖為:救援現場
4月25日早上,懷孕37周的高女士乘坐HU7225航班從北京回濰坊,剛走下客梯車突然羊水破裂,短短一分鐘內在機坪上產下一女嬰。濰坊機場當即啟動醫療救護應急機制,機場急救醫生、地服人員、保潔人員全都趕來幫忙,他們搭起圍擋,幫忙剪開產婦褲子,安然取出孩子。在沒有120急救車可以指派的情況下,濰坊機場又派出專業救護車,將高女士和孩子快速送到醫院,母女平安無恙。
孕婦下機后生產
4月25日早上8時20分,從北京飛來的海航HU7225航班穩穩地降落在濰坊機場。客梯車停穩后,艙門緩緩打開,機場監護人員孫鑫站在客梯車下方迎接旅客下機。旅客陸續下機,一名二十七八歲的女子剛剛走下客梯車,卻忽然抓住了孫鑫的手并捂著肚子彎下了腰,她說她是個孕婦,肚子疼。
面對這突然發生的一幕,孫鑫有些驚慌,她立即叫來了站在艙門處的地服人員王璐。王璐聽明白事情后,趕緊跑向正在保障該航班進港的值班經理任繼貴,簡單說了剛剛發生的情況。工作經驗更為豐富的任繼貴立即通過對講機呼叫機場急救醫生楊曉星,啟動醫療救護應急機制。“一開始我以為是流產,因為這名旅客身形看上去不太像孕婦。”任繼貴說,此時血已經順著這名旅客的褲管流了下來,緊接著流下了一些液體,他明白這是生產的征兆。
“我們扶著這名旅客站著,沒想到孩子接著就出來了,前后不過一分鐘。”聞訊趕來的帶班班長李冬梅說,這時地面服務室主管郎曉雯等很多同事都趕來幫忙,她和同事單華跪在地上,雙手托著新生兒,孩子不斷傳出啼哭聲。任繼貴等人則在一旁詢問產婦接機家人的名字,不斷安撫她的情緒。有人推來了輪椅,這名旅客坐到輪椅上,好在她的精神狀態比較好,而且孩子的哭聲聽上去很有力。
雨傘等圍成“產房”
急救醫生楊曉星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提起急救箱就往機坪飛奔而來,還邊跑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她,這種情況下,晚一分鐘可能產婦和孩子都會有生命危險。趕到事發現場時,看到這名旅客在打著電話,孩子還未從褲子里取出來,但通過哭聲能判斷出孩子比較健康,楊曉星松了一口氣。
這名旅客的丈夫得到消息后已趕了過來,征得旅客和家屬的同意后,楊曉星決定剪開她的褲子把孩子抱出來。隨后,機場工作人員在周圍用雨傘和帆布搭起圍擋,并向航班空乘人員要來嶄新的毛毯和干凈的衛生紙。機場有生產經驗的保潔員也蹲在一旁幫忙,最后孩子被順利取了出來——是一個看上去很漂亮的女嬰。
為保證孩子呼吸順暢,楊曉星先用紗布對孩子的口腔和鼻腔進行清理,之后又用毛毯把孩子包起來。“我沒給她們母女剪臍帶,在這種情況下,不剪臍帶比剪斷要安全。”楊曉星說,現場幫忙的工作人員手上、衣服上都粘滿了血,但沒有人關注這些。從這名旅客求助到孩子被取出,僅用了10分鐘。
急救車快速送醫
此時,120指揮中心傳來消息,暫時沒有急救車可以指派,機場應急的急救車派上了用場。濰坊機場安排了駕駛技術最好的司機,將這名旅客和剛剛出生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抬上擔架并聯系坊子區人民醫院做好急救準備。
“這家醫院離機場最近,從機場趕過去不會很堵,而且它也有處理這種情況的能力。”楊曉星說,產婦和家屬提出要去市婦幼保健院生產,好在這家醫院也是距離機場最近的醫院之一,于是急救車又趕往這家醫院。
在路上,楊曉星和單華一路跟隨,幫忙照顧產婦、給孩子吸氧,同時聯系醫院。“孩子雖然生出來了,但胎盤還留在母親肚子里,如果路上發生大出血非常危險。”楊曉星說,她一路上提心吊膽。
駕駛員王國杰打開警示燈,加快速度往醫院趕去。“路上很多車輛看到我們都主動讓路,因此省了不少時間。”當日上午9時許,一行人趕到市婦幼保健院,此時醫護人員已做好準備。為了減少搬動,醫院直接使用機場的擔架將產婦推進了手術室,楊曉星和單華一直守在門外。9時40分,該旅客結束手術回到病房,楊曉星又幫著把她抬上病床。得知母女平安,她們一直懸著的心才徹底放了下來。
通航來首次遇到
事后,機場工作人員了解到,這名旅客姓高,已懷孕37周,預產期是5月2日。此次高女士去北京探親,在飛機上并沒有向空乘人員反映身體有異常,沒想到剛走下客梯車羊水就破了。
任繼貴說,濰坊機場通航20多年來,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幸運的是,此次突發事件中母女平安,機場醫療救護應急機制也啟動得比較及時。“對我們海航人來說,接生了一個新生命,而且母女平安是一件幸事。”任繼貴說,此次也檢驗了機場醫療救護應急機制,對機場今后可能遇到的此類情況積累了經驗。
【特別提醒】
民航部門規定,懷孕32周或不足32周的孕婦乘機,除醫生診斷不適宜乘機者外,可按一般旅客運輸。但是懷孕超過32周的孕婦乘機,就要提供醫生診斷證明。而懷孕超過36周(9個月),預產期在4周以內,或預產期不確定,但已知為多胎分娩或預計有分娩并發癥者,不予接受運輸。
通常情況下,在孕期的“頭三月”和“尾三月”的孕婦最好不要乘機。因為飛機起降時的氣壓差、超重與失重以及遭遇高空氣流時飛機的顛簸,都會使準媽媽及腹中胎兒感到不適,導致流產或早產。而懷孕中期(4—6個月)的孕婦,屬相對穩定時期,孕婦的精神狀態也比較好。
另外,乘上飛機后,孕婦也要講究“坐法”:
一、孕婦最好選擇靠過道的座位,方便起身活動;
二、長途飛行中,孕婦應偶爾從座椅上站起來走動一下或活動雙肢、轉轉腳踝,讓全身血液循環暢通,防止深部靜脈血栓形成;
三、經常喝水,由于飛機中相對濕度較低,勤喝水可避免發生脫水現象;
四、系上座椅安全帶,將安全帶調整后放在隆起的腹部下方,可以有效避免空中顛簸帶來的安全隱患。

圖:濰坊機場突遇孕婦分娩,緊急救援機坪順利產子。圖為:救援現場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