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擴大低空空域開放 科學規劃空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2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擴大低空空域開放,這是一個突破。
高遠洋說,《意見》提出實現真高3000米以下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行業界應該記得,過去的提法是“1000米”,當時眾多行業界人士都覺得高度太低,而這次將其提升到了3000米,擴大低空空域開放力度,將科學規劃空域。
高遠洋強調,更耀眼的亮點在于“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這是實現點到點低空飛行常態化的重要基礎,而目前的低空空域是點狀、塊狀,飛起來難,飛出去更難,要實現點到點飛行常態化更是難上加難。只有實現點到點低空飛行常態化,通用航空作為交通工具的屬性才能得到體現,也只有在將通用飛機作為交通工具使用的境界下,方能成就通用航空產業。
高遠洋指出,業內一方面希望空域開放的尺度更大些、希望低空飛行更加自由,但業內也認為低空開放也是有條件依賴性的,低空開放的確不是無條件的低空放開,需要在“安全”與“自由”之間做好平衡。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擴大低空空域開放。科學規劃空域,優化飛行服務,提高審批效率。
《意見》還提出,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基本實現地級以上城市擁有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的運輸機場。
根據《意見》,到2020年,通用航空器將達到5000架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通用航空器研發制造水平和自主化率有較大提升;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協調的發展格局。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