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大幅縮減 臺灣臺中機場10條兩岸航線停飛

臺中機場陰霾籠罩 臺媒資料圖
520民進黨政府上臺之后,兩岸交流停滯,大陸游客赴臺人數全面縮減。據臺灣中時電子報6月7日報道,來臺觀光陸客簽證資料顯示,大陸赴臺團客減幅超過35%,自由行減幅更達65%,遠超過臺灣官方及業者原先預估的30%,影響所及,起降臺中航空站的立榮航空、華信航空等10條兩岸航線早已停飛,避免營運空轉。
臺灣“交通部”民航局臺中航空站主任張瑞澍6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從今年三月開始,陸陸續續有航空公司停飛兩岸航線,包括臺籍立榮航空、華信航空,大陸籍山東航空、天津航空及中國國際航空停飛南京、長沙、鄭州、濟南、青島、成都等10條兩岸航線,都是因為陸客團大幅減少,因應陸客減少沖擊,航空業者也增開了無錫、廣東梅州,目標就是鎖定臺商,未來陸客何時會止跌回升,就要看兩岸政策的發展,但目前沒有航空公司有新增兩岸航線的申請。
張瑞澍表示,臺中機場部分航空公司停飛兩岸航線,包括臺籍立榮航空的臺中飛杭州、臺中飛寧波、臺中飛長沙、臺中飛南京及華信航空的臺中飛長沙、臺中飛鄭州等六條航線停駛,大陸籍山東航空停飛濟南跟青島,天津航空停飛天津航線,中國國際航空停飛四川成都等四條航線。
張瑞澍透露基本上航空公司經營兩岸航線運送都是的都是團客、觀光旅游團體,如果大陸沒有足夠的陸客,航線就會停駛。

張瑞澍接受中評社采訪
張瑞澍提到,未來因應陸客減緩,航空公司內部除了停駛,也增加了部分航線,包括立榮航空及華信航空各自一周兩班都新開飛江蘇無錫,華信也恢復飛廣東梅州的航線一個禮拜達四班,在陸客減少的狀況下,臺籍航空經營兩岸航線會轉向鎖定臺商,而無錫跟梅州都是靠近臺商聚集地的機場。
張瑞澍解釋,整體運量,兩岸現在臺中機場,從以往到現在都約占客運量的1/5,以2015年總客運量234萬,臺灣內部線占35%、國際線占45%、兩岸線占20%,所以兩岸航線一年大約有47萬人次。
張瑞澍強調,雖然近來一直有陸客減少的消息,但就目前狀況,臺中機場到五月底為止還是維持17條兩岸航線,每周還有38班飛機飛往大陸各地在運作,而且今年臺中機場的客運量還是成長,目前手上資料到五月底,今年95萬,去年同期90萬,今年跟去年比較還是維持6%成長。
陸客減少的趨勢未來何時會止跌回升。張瑞澍認為,這要看兩岸政策的發展,對于航空業的發展未來還是要靠各方的努力,包括兩岸小兩會(臺旅會及海旅會)的磋商,畢竟航空公司在商言商,賠本生意是不會做,沒有客人的航線就會停止,除了上述無錫跟梅州兩條航線外,目前沒有航空公申請增開兩岸航線。
對于外傳臺灣飛日本航線已經超過兩岸航線。張瑞澍認為,最近有收到相關的訊息,以臺中機場的狀況,日本航線確實有明顯增加,處在一個開拓的趨勢,未來會如何發展值得關注。
張瑞澍提到,從六月開始,立榮跟華信增加臺中飛韓國仁川各兩班,華信也以“不定期包機”形式飛往日本名古屋,華信飛沖繩航線也增加到每周四班,目前華信也規劃在今年要開一條臺中飛往日本溫泉勝地大分縣的航線,調整航線的策略某種程度也是減緩陸客減少的沖擊。
至于新政府擴展新南向政策,臺中機場是否有航空公司配合。張瑞澍回答,目前還沒有收到有航空公司申請東南亞航線,但是東南亞市場確實是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
早在5月11日,在國臺辦例行發布會上,有記者問今年以來也陸續有媒體報道關于兩岸航班每周減少的新聞,會不會影響到未來兩岸直航的發展,以及在民進黨上臺后,如果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小兩會是否能夠再繼續?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兩岸航班的具體運營、班次的多少,這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在兩岸的相關協議里,它本身就是一種市場安排,所以大家以平常心看待。
陸客不來了,臺新當局仍“強撐”。據臺媒此前報道,臺中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兼任大陸委員會召集人楊琮霖表示,自5月起大陸團變少,嚴重沖擊臺灣的旅游產業,傳出彰化一家老牌的旅行社出現財務問題,曾任公會理事長的旅行社負責人也“跑路”,效應將持續擴散。不僅如此,近日東吳大學、實踐大學等校也陸續收到,陸生來臺就學或交流名額遭限縮的消息,影響人數恐在萬人以上。
但臺灣當局的官員卻似乎無感,臺“交通部”負責人賀陳旦在結束APEC“觀光部長”會議返臺時表示,陸客減少不影響臺灣觀光業發展。臺“教育部”回應陸生相關問題時也表示,未接獲此消息。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