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飛機盈利真相:國際航線布局是關鍵

圖:南航A380。攝影:謝佳佳
近日審計署公布了10家央企2014年審計情況,鼓勵提高央企的資產運營效益。其中民航業備受關注的兩大“虧損業務”——大飛機利用率低以及代理費支付過多,也被審計署點名“批評”。不過,南都記者昨天(6月30日)采訪了解到,隨著過去一兩年國內航企國際運力的發力,大飛機的使用情況有所改善,南航2015年已實現A 380盈利。(詳見《 南航2014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整改情況公告》)
早年飛不遠賺錢少
根據審計署的公布,南航股份2011年引進的5架空客A380飛機利用率低,運營持續虧損,加大了企業經營壓力。
事實上,從A380被引進國內起,其運營狀況就備受關注。公開資料顯示,擁有雙層、雙通道客艙的A380飛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用飛機,在典型四級客艙布局下,可搭載544名乘客,航程更達15200公里,盡管從百公里油耗來說,A380每乘客(座)/百公里油耗不到3公升,但其最大575噸的起飛重量,最大320000公升的燃油量,都決定了A380要飛更遠的航線、多載客才能“分攤”起飛降落以及燃油成本。
然而,A380從剛引進到國內之初,只能飛國內航線。“2011年我國引進A380時,一開始設想為奧運服務,但在國航的基地北京,南航的大飛機要爭取到國際航線并不容易;而廣州的國際市場,又長期被香港分一杯羹。”民航專家、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綦琦昨日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A380早年持續虧損,與當時的航線大環境分不開。
南都記者咨詢多名民航業內人士了解到,A380還沒大規模投入國際航線的時候,只能飛廣州往返北京、上海以及北京往返昆明這些航線,2014年開始才執飛北京往返深圳航線。“這么短的航程,虧損也就很正常了。”
航線布局仍是盈利關鍵
究竟怎樣利用好A380、波音747這些超大型客機?南航針對審計署的“批評”回應指出,A380在2015年已經實現盈利,關鍵在于將A380投入洛杉磯、阿姆斯特丹、悉尼等國際長航線。
綦琦指出,A380定位就是遠距離的洲際大飛機,但“投入到國際航線后,也并不是立馬就能發揮最大作用,并直接盈利,因為客源的培養也需要時間。”他表示,過去一年國際油價下跌固然給航空公司帶來利好,但南航的國際航線培養了穩定的客源、飛機利用率直接提高才是關鍵。
這點在南航昨日的回應中也得到證實。南航表示將實現A380執行廣州—悉尼、北京—阿姆斯特丹航線從旺季至全年的過渡,同時將繼續向民航主管部門爭取A380執行北京始發遠程國際航線航權政策。南航相關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航空公司對審計反映的問題會有邊審計邊整改的措施。
至于各大國內航空公司近幾年都沒有引進A380這種大飛機的計劃,是否證明了A350、波音787這種個頭小一些的雙通道飛機更有市場潛力,綦琦也表示不能一概而論,“航空公司都在追求A地到B地直接高效的航線,選擇合適的飛機賺更多的錢就好,而不是為了培育樞紐基地盲目使用太大的飛機。”
去年和今年,國航、南航和東航均持續發力國際航線,東航更是在6月一口氣開通四條歐洲航線,國際航線仍處于高速發展期。至于現階段南航的A380主要執飛的國內航線,也只有廣州往返北京航線,其余時候都被用到了國際航線上。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