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戰略:深耕北京核心樞紐 拓展國際航線
中國國航規劃發展部副總經理孫庾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民航業正處在低油價和市場需求井噴的戰略機遇期,中國國航將充分利用行業發展有利條件,積極拓展國際航線。此外,隨著北京新機場航空公司基地建設方案的確定,留守首都機場的國航在京滬等黃金航線的優勢將進一步突出。
市場需求高速增長
孫庾表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深圳寶安機場運輸量排名前五,國航的網絡布局則基本契合市場需求,深耕北京核心樞紐,逐步增強在成都西部樞紐、深圳華南樞紐、上海國際門戶的運力部署,布局合理能使航線共振效應更強。
目前國航國內國際運力份額大體持平。國航經營的客運航線條數達377條,其中國際航線98條,地區航線16條,國內航線263條。航線網絡覆蓋國內108個城市、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的65個城市,透過星空聯盟可覆蓋193個國家和地區的1330個目的地。北京核心樞紐在國內國際之間具備中轉功能,發揮較強的客源收攬作用,有效提高國航的樞紐網絡價值。上半年,國航國際轉國際聯程旅客流量達到三十余萬人次,同比大幅增長50%以上。
孫庾透露,隨著中產階層不斷壯大,航空需求更趨大眾化,出境旅游將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家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國際需求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都將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國航在夯實北京核心樞紐的基礎上,將積極在上海國際門戶、成都、深圳區域樞紐相應布局部分歐、美、澳洲際航線,應對市場競爭。
在機隊建設方面,截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機隊總規模已達602架,平均機齡下降至6.17年,主力機型進一步優化。目前國航寬體機隊規模已近百架,是國內最大的寬體機隊。未來,國航將“內涵”與“外延”并重繼續推進機隊建設,通過機隊協同、航班結構優化等方式提升機隊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根據不同細分市場需求,在保持機隊結構優化的基礎上,穩步擴大機隊規模。明年國航將引進空客A350-900飛機,在節能性、舒適度和運行效率上均表現良好。
留駐首都機場的新機遇
據介紹,國航等星盟成員將保留在首都機場運營,其他相關航空公司則進駐北京新機場。
孫庾認為,首都機場所騰出空間將優先滿足國航發展需求。新機場啟動運營后,北京的航班時刻資源將相應釋放,以北京為核心樞紐的國航其運力發展瓶頸將逐漸消解。國航留駐首都機場后,既可避免兩場設施建設和人力資源的重復投入,更可避免兩場運營對以網絡樞紐戰略為主戰略的國航在網絡接駁、聯程運營方面的巨大障礙。
目前,首都機場1小時交通圈幾乎覆蓋北京所有航空旅客,圍繞首都機場的基礎設施將持續優化。未來,機場輕軌、機場第二高速公路、機場南線等都將西延,京密路、順平路等都將提高道路級別,連接首都機場各交通設施的升級,將使首都機場對市內各區的通達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孫萸表示,國航將利用留駐首都機場的新機遇,布局更高效的全球網絡,營建北京全球樞紐,跨入國航發展的2.0時代。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