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新疆:蝙蝠機長的西行漫記
2016-09-06 作者:張思維 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 點擊量: 打印本頁 關閉
8月1日夜航往返塔什干,10日夜航往返阿拉木圖,8月12日晚上九點飛往德黑蘭過夜,14日凌晨三點再從德黑蘭起飛,于清晨7點到達烏魯木齊,這就是今年8月份,南航新疆分公司波音737機長史振江的西行漫記。
“蝙蝠機長”史振江。劉琴攝
夜行記:忽然間天就亮了
旺季8月,南航新疆分公司每天平均執(zhí)飛198個航班中,晚上9點以后還未落地的航班超過50個,零點之后還在飛行當中的航班有近三十個,中西亞和歐洲國際航班就在其中。
“我從中西亞國家的機場起飛時,大部分時間里天空漆黑一片,但每次到達烏魯木齊時,突然天一下子就亮了,陽光刺眼!”
史振江說的是與地球自轉(zhuǎn)逆向飛行時,會遇到的一種地理現(xiàn)象。南航自新疆起飛前往中西亞和歐洲際航線,幾乎都是在夜間飛行的的通宵航班,而返回烏魯木齊的時間點,通常都在早上7點左右。這個時間點,正好是8月新疆的日出時間。與我們在地面上看到的徐徐升起的朝陽相比,在時差效應的作用下,清晨駕駛飛機高速前進的飛行員,需要面對快速上升的太陽和刺眼的強光。
“光線劇烈變化,很難一下適應,加上又是飛機高度下降的階段,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相比較突然出現(xiàn)的強光環(huán)境,飛行員們寧愿一直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工作。
時差效應和光線變化是新疆分公司西線夜航機組執(zhí)行回程航班時需要克服的眾多問題之一。五六個小時的長途飛行、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tài),相對落后的機場保障設施、顛倒的生物鐘,由于睡眠不足,緊張、焦急等負面情緒更易產(chǎn)生,這些都會讓人體的疲勞感增加好幾倍。
34歲的史振江現(xiàn)在執(zhí)行夜航任務的最大感受就是恢復慢:“年輕的時候一個月最多能飛十幾個通宵夜航,現(xiàn)在一周差不多執(zhí)行一個,疲勞感卻反而更明顯。”
向西飛:最短航線最疲勞
從烏魯木齊往西,遠的城市要飛五六個小時、近的兩三個小時就能到。一般情況下,五個小時以上的單程長度航線工作強度要更高,但對于執(zhí)行中西亞和歐洲航線的南航新疆飛行員們來說,兩三個小時的短途飛行反而會更疲勞。
“最累、最難飛的,應該就是塔什干和胡占德機場了。”史振江所說的這兩個城市,分別位于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距離烏魯木齊的航程,均在三個小時之內(nèi)。機組凌晨起飛,到達后稍事休息,就要啟程返回烏魯木齊。而像第比利斯、德黑蘭這種長途國際航線,機組降落后可以前往酒店休息36個小時,反而可以得到更加充足的休息。
今年8月5日開始,烏魯木齊機場因為要進行施工作業(yè),每晚2點到早上7點都會關閉,無法起降航班。“來回程的飛行時間有近6個小時,現(xiàn)在因為機場限時關閉,又需要在外站多等待兩個多小時,執(zhí)勤時間被拉長了。”史振江說。此外胡占德機場周圍都是山區(qū),地理環(huán)境復雜,飛機進近、復飛、繞飛都有特殊限制,機組工作負荷更大,諸多因素疊加,這條航程僅需兩個半小時的短途航線,反而成了西線航班中最累的。
萬金油:教員加黨員,責任扛肩上
在8月份,除了四個西線國際往返夜航,史振江還分別執(zhí)飛了喀納斯、阿克蘇、南京、伊寧4個國內(nèi)夜航航班。整個八月他超過一半的工作時間是在夜空中飛行,成了名副其實的“蝙蝠機長”。
這么高的夜航比例連史振江自己也有些意外。在剛剛成為737飛機副駕的時候,一個月50個小時以上的國際夜航是家常便飯,占比超過單月總飛行小時的六成;但近幾年隨著機組團隊技術力量的壯大,個人西線夜航時間已經(jīng)下降到了每月20個小時左右。
為什么飛了這么多夜航,史振江解釋這和他737機長教員的身份,有著很大的關系。
在新疆分公司,波音737客機數(shù)量占了半壁江山,除了杜尚別等幾個長航線外,均可直飛抵達,且大小機場一般都具有相應的保障資質(zhì),因此成了分公司的“萬金油”機型;史振江從2004開始,一直駕駛737飛機,又是十二年黨齡的老黨員和飛行教員,業(yè)務精技術好資質(zhì)全。在旺季飛機、人力緊張的情況下,737機隊經(jīng)常扮演“救火隊員”的角色,一旦航班變動,及時補位,保障航班運行。
“今天本來也是輪班休息,因為臨時調(diào)整,就過來作為備份人員待命,如果有飛行任務馬上就去執(zhí)行。”史振江說,“我是教員也是黨員,有些責任,必須扛在肩上。”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其他均轉(zhuǎn)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