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機場:千年窯火點燃二十載騰飛
長江之南,昌江之畔,一座“江南名鎮”雄踞于此,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并稱為全國四大名鎮。宋景德元年(1004年),宮廷詔令此地燒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歷代窯工的改革創新、前赴后繼,造就了陶瓷文化的燦爛和輝煌,一代文豪郭末渃曾評價“中國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她,就是千年瓷都----景德鎮。
新航站樓
在景德鎮市西北角浮梁縣羅家村,一個空中交通站順應時代需求,從孕育、成長到壯大,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景德鎮機場人的心血和汗水。讓我們沿著它成長的足跡踏尋機場人奮進的步伐、感受時代變遷的力量。
·1960年,民航景德鎮站成立,開通景德鎮=南昌航班。
·1987年,因機場不符合行業標準被迫停航。
·1996年,停航長達9年的景德鎮羅家機場開啟了復航新時代。
·2006年,景德鎮羅家機場正式成為首都機場集團旗下成員單位,更名為: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景德鎮機場分公司。
·2008年,政府投資1.375億元,景德鎮機場啟動第二次改擴建。同年,冠名“景德鎮號”航班首航。
·2010年,景德鎮機場新航站樓投入使用。
·2011年,景德鎮機場高分通過安保、安全雙審計。
·2012年,景德鎮機場吞吐量突破30萬人次。
·2015年,景德鎮機場吞吐量達到49.6萬人次。
·2016年,政府航空發展基金達到3500萬元,景德鎮機場開通航線6條,通航城市10個,通航區域輻射東西南北,米字型航空網絡初步形成。
安全服務篇
通航以來,景德鎮機場歷任領導班子始終把安全視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通過完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措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SMS安全管理體系,逐步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機制,增強安全管理效能。通過現場目視化管理、清單式檢查加強對各個運行保障環節的動態管控。結合應急演練月活動,動態完善和修訂應急演練預案,不斷提高員工處突能力。加強凈空環境整治力度,安裝自制反光驅鳥器;覆蓋飛行區內所有露天溝渠,切斷飛禽類生存鏈;發放印制凈空宣傳知識的家用圍裙,簡單實用,深受周邊村民認可。通航以來,共拆降凈空保護區內超高電線桿6根、超高建筑物9棟,砍伐超高樹林17畝。景德鎮機場抓關鍵崗位人員資質,抓應知應會能力測試,抓“安康杯”技能競賽,建立以賽促學、以學練崗的良性競爭機制。聯合公安分局提升重大節日、特殊時期的安全級別,極大擠壓不法分子和暴恐歹徒犯罪空間。通過以安全為核心、以問題為導向、以考核為抓手,實現了系統抓安全、過程抓安全、細節抓安全閉環管理,筑牢了機場地面安全和空防安全基石。
景德鎮機場秉承集團公司“紅色服務”理念,踐行“誠效知行和”,從完善設施、建立機制、優化流程、提升員工素質等方面,持續提高機場的服務能力和綜合水平。結合自身特色推出了紅馬甲問詢、紅綬帶引導、紅蜻蜓托運、紅印章過站、紅地毯貴賓等服務子品牌。針對服務短邊,關注衛生間清潔、規范出租車秩序、監督商品銷售價格。推出節日特色服務、為生日旅客送禮物、三八節為機組送祝福、傳統節日定制傳統配餐。通航以來,圓滿完成了13次瓷博會的航空運輸任務。成功保障了江澤民、胡錦濤、溫家寶、劉華清、李長春、曾慶紅、蔚建行、吳邦國、賈慶林、孟建柱等國家領導人,邵逸夫、巴赫等國際知名人士的專機警衛和包機任務。自民航局提出“真情服務”,景德鎮機場勇于創新,積極探索,開展頭腦風暴三次,收集各方意見及建議40余條,努力在服務方面深想一層,多做一步,讓真情服務更有“深度”和“溫度”。自通航以來,景德鎮機場共收到錦旗11面,航空公司感謝函9封,旅客表揚信42封。
1996-2016,是景德鎮機場夯實安全、提升品質的二十年。
生產經營篇
新航站樓開工
1996年9月10日,由東方航空公司執飛的“FK-100”完成了景德鎮-上海航班首航任務。鑼鼓喧天、旌旗招展,這一天,注定被載入景德鎮民航史冊。通航初期,政府航班補助資金僅500萬,航線一條,每周二班,年吞吐量不足8000人,貨郵幾乎空白,機場人“悠閑地”工作著。機場的建設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沒有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機場領導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這是九十年代機場員工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重擔首先領導挑,為了新增一條航線,機場分管領導幾乎大半年蹲守在外地,申請航班、等批復、要時刻,對于一個剛通航的支線機場,困難可想而知;重擔其次大家分,機場給每名員工下指標、分任務,一個兩個旅客要爭取、一公斤十公斤貨物也要爭取,景德鎮機場就這樣在全體員工百折不撓的勁頭下艱難前行。付出一定有回報,1997年,景德鎮=廣州開通;2000年,旅客吞吐量達到3萬;2001年,景德鎮=北京航班開通;2003年,上海=景德鎮=深圳開通;2006年,進出港人數突破10萬。
2006年7月24日,首都機場集團與景德鎮市政府就景德鎮機場資產重組達成協議,自此,景德鎮機場正式成為首都機場集團旗下的分子公司,這一刻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乘風借力好揚帆!成為國企一員的景德鎮機場分公司在首都機場集團、江西機場集團的扶持引領下,爬坡過坎、披荊斬棘,勇于創新、銳意改革,創造了2010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萬,2012年達到42萬,同年貨郵突破1000噸,客貨兩年增速分別達到40%、119%的驕人業績。隨著政府航班發展資金的逐年提高,景德鎮機場主動作為,先后于2011年開通廈門=景德鎮=成都;2013年開通西安=景德鎮=福州;2016年開通杭州=景德鎮=昆明等航班。從最初的一條航線,兩個通航點,到目前的6條航線,10個通航點,米字型航空網絡基本形成,作為江西機場集團一干六支航空布局的關鍵一環,景德鎮機場已經成為贛東北交通樞紐的重要節點。
主業的穩步持續發展,必然帶動非航齊頭并進。景德鎮機場積極利用現有資產,充分挖掘隱性資源,在廣告租賃、商場招租、貴賓室冠名、熱食配餐、停車場收費、閑置停機位等領域獲取最大經濟效益。2012年,配餐業務板塊創造了年利潤190萬元,成為了支線機場競相效仿的成功案例。隨著三大運營商退出貴賓室,景德鎮機場順勢而為,利用有限的資金改造升級貴賓室,整合兩艙資源,推出“易悅飛吧”貴賓體驗區,普通的價格、高端的享受,讓貴賓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2013年,景德鎮機場與上海和利通用航空公司合作,非航班期間停機坪成為其在景德鎮的直升機訓練基地,該項目每年為機場創收近40萬元。“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景德鎮機場領導班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1996-2016,是景德鎮機場奮發圖強、勇于拼搏的二十年。
黨建文化篇
景德鎮機場五任領導班子強化自身建設,推進作風轉變,加強廉政反腐,倡導節能降耗,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打造了綠色環保支線機場。堅持黨建帶兩建,分公司黨委支持并指導工會、團委積極開展踏青、攝影、登高、運動會等員工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豐富職工業余生活。打造班組之家、改造健身中心、添置健身器材、聚焦職工食堂,機場領導班子與員工同坐一條板凳、同講群眾語言,關注細枝末節,解決熱點難點,上下齊心、和諧共事。
2012年,江西機場集團授予分公司黨委“四好領導班子”稱號;2012-2013連續兩年榮獲景德鎮市“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稱號;2014年,獲得國家旅委頒發的“最佳支線旅游機場”殊榮。
班組是企業的細胞,是安全運行最基層的生產線。通航以后,景德鎮機場只有“藍鷹”消防班組取得了江西機場集團優秀班組榮譽,其他班組還處于零起步階段。“企業千根線,班組一針穿”,為充分激發各個班組活力、打造員工成長平臺,2012年開始,景德鎮機場開始重點推動班組建設工作。在領導的高度關注和悉心指導下,“秀昌南”服務班組、“窯變”配餐班組、“釉里紅”安檢班組、“三陽開泰”水電班組、“封火”消防班組、“青花瓷”貴賓班組……,13個融合了陶瓷千年歷史、展現瓷都特色文化的班組及LOGO應運而生。建章立制、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創新思變,狠抓培訓、強化考核。艱辛的付出是班組闊步向前,是榮譽實至名歸:2012年江西省青年文明號、江西機場集團標桿班組;2013年首都機場集團優秀案例二等獎、江西省工人先鋒號;2014年全國工人先鋒號、民航工會建功立業標兵;2016年全國五一巾幗標兵。
機場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新老交替、前赴后繼。老黨員蘇錢福明年即將退休,他深情地說:在機場工作了22年,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我雖然馬上退休了,但我的女兒還在這里。我們父女兩輩能接力為機場工作,是我的榮幸和驕傲!
1996-2016,是景德鎮機場企業發展、員工幸福的二十年。
“復興千年古鎮,重塑世界瓷都”,景德鎮正在打造一座可以與世界對話的城市,千年窯火承載瓷都百年夢。
“凝心聚力保安全,提神正氣促服務”,景德鎮機場已經在十三五規劃藍圖的指引下,朝著成為江西省機場集團骨干支線機場的目標闊步前行。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的民航強國夢一定能實現!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