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三五期間年起降航班將達88萬架次

浦東機場(資料圖)
“十三五”時期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規劃日前正式發布。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張林介紹說,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三五”發展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運資源高度集聚、航運服務功能健全、航運市場環境優良、現代物流服務高效、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但是在物流集疏運、航運服務體系以及航運發展軟環境上,依然存在集疏運方式仍以公路為主,空域資源與機場地面保障能力發展不同步;關鍵服務要素的集聚程度和業務規模不高;影響航運資源配置的金融監管、稅收支持、法律制度、人才政策因素有待提升等方面的不足。對此,《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在海港樞紐方面,上海的集裝箱年吞吐量預計達到4200萬標準箱左右;空港樞紐方面,旅客年吞吐量預計達到1.2億人次左右,貨郵年吞吐量達到400萬噸以上,航班年起降88萬架次左右;集疏運體系方面,將基本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快捷高效、結構優化、與全球樞紐節點地位相匹配的現代化航運集疏運體系,四級及以上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到260公里,集裝箱水水中轉比例力爭達到50%以上。
此外,在現代航運服務體系方面,上海基本建成國際航運服務中心,爭取集聚與培育10至20家知名航運服務企業;航運金融方面,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運融資、交易、結算、保險中心;郵輪產業方面,將建成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郵輪母港之一,爭取12至15艘郵輪以上海港為母港運營,增加郵輪訪問艘次,郵輪旅客年發送量達150萬至200萬人次等。
張林表示,為達成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三五”發展目標,《規劃》提出十個方面的主要任務:一是進一步提升海空樞紐能力;二是繼續完善集疏運體系;三是發揮航運服務集聚區的效應;四是做大做強現代航運服務業;五是發展航運金融業;六是促進郵輪產業發展;七是推動綠色、安全航運發展;八是推動智慧航運功能發展;九是培育航運文化;十是加強航運人才引進和培養。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