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紅箭”中隊長直言:中國人應為殲-20自豪!

圖:“紅箭”飛行表演隊10號機飛行員麥克·凌(Mike Ling)少校接受采訪。圖片來源:澎湃
本屆航展,首次來華表演的英國“紅箭”飛行表演隊憑借精彩的高難度表演,在珠海上空刮起了一陣紅色“旋風”。
“紅箭”飛行表演隊10號機飛行員麥克·凌(Mike Ling)少校接受采訪。
3日中午,記者來到“紅箭”飛行表演隊位于藍色經典航空的保障營地,對表演隊中隊長、10號機飛行員麥克·凌(Mike Ling)少校進行了專訪。
據官方手冊介紹,“紅箭”表演隊共有9架表演機和1架備用機(10號)。10號機是整個飛行表演隊的指導機,負責指導所有的訓練和表演事宜,并協調整個表演季。作為10號機飛行員,麥克·凌負責為飛行表演做出評估,并在表演隊轉場時駕駛備用機。
據凌少校透露,要想成為“紅箭”的一員,飛行員必須已經在“狂風”、“鷂”或“臺風”戰斗機上完成過一次或多次一線部署,至少累計飛行1500小時,并且飛行技術被評定為高于平均水平。
記者:世界上著名的表演隊中,一些使用戰斗機,如俄羅斯的“勇士”和“雨燕”,也有一些使用教練機,如“紅箭”。請問,你們選擇“鷹”式教練機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凌少校:“鷹”式教練機可靠性高、操作靈敏度高、機動性能良好,已經使用了近40年(“紅箭”從1980年開始使用這一機型,編者注)。此外,它結構簡單,因此容易學習,上手較快。如果使用多功能戰斗機,很多功能可能就浪費掉了,而且花費比較高昂。
記者:“鷹”式教練機畢竟已經服役很久,如果需要更換,你希望使用什么機型呢?
凌少校:我們希望使用英國國產的機型,“鷹”式教練機是可以繼續服役的。但是如果需要更換,我認為“臺風”仍是可能的選擇。
記者:你看到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的表演了嗎?是否和他們有所交流?
凌少校:他們飛得很棒!昨天(2日)我們有幸與“八一”飛行表演隊會面,和“八一”的飛行員交流了一些飛行體驗。盡管由于語言障礙,溝通有一點困難,但是所有飛行員還是一起嘗試著分享了一些知識經驗。
記者:你們這次來華受到中國觀眾熱情的歡迎,也常常被認為是英國的“形象大使”。那么,你認為中英兩國在航空業的合作前景如何呢?
凌少校:我們來珠海最主要的目的是展現對中英兩國關系發展的期待。中英兩國合作可以涉及軍事交流——就像我們這樣,也可以涉及工業、航空業等方面的合作。我們兩國在航空業方面的合作做了很多討論,例如如何利用英國的飛機和發動機等。
記者:你看到殲-20的飛行展示了嗎?在未來,英國是否有可能在下一代戰斗機的研發上與中國開展合作?
凌少校:據我所知,周二(11月1日)是殲-20第一次對中國的普通民眾公開亮相,因此能看到殲-20的飛行我感到非常幸運。盡管只有短短的一分鐘,但是殲-20令我印象十分深刻。我認為中國人有理由為此感到非常自豪。
在英國,我們有“臺風”戰斗機,我們必須支持英國工業,因為“臺風”是由英國參與設計研發和制造的。此外,我們還有F-35“閃電II”戰斗機(參與F-35的生產,編者注)。這些都是英國生產的,我們必須支持。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