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屆東亞機場聯盟高管會議在上海召開
11月10日,第15屆東亞機場聯盟高管會議在上海召開,來自中日韓地區的13家聯盟成員高管齊聚上海,共商機場未來發展中移動互聯的應用。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參觀了浦東機場衛星廳工程展示廳及航站樓運營中心(TOC)。
在當天上午舉行的開幕儀式上,民航華東管理局副局長西紹波、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蔡軍,上海機場集團董事長李德潤發表了致辭。
西紹波表示,自2001年東亞機場聯盟成立以來,聯盟成員作為機場運營的管理機構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和挑戰進行交流與最佳實踐分享,積極致力于共同改善東亞地區航空運輸和旅客服務水平,為整個東亞地區航空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如何運用好互聯網技術,打造一個在安全、運營、服務方面的智慧機場,成為了當今民航業的重要課題。
蔡軍表示,將“互聯網+”的思維和移動互聯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航空樞紐建設全過程,將大大提升機場的運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務滿意度,極大促進智慧機場的建設。期待各機場間暢述新理念、新舉措和新成就,開展更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形成更多實用性成果,更好地為城市和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李德潤指出,當前,東亞地區的機場基本都處于新一輪發展階段。以上海機場為例,明年虹橋T1航站樓A樓改造工程將竣工投運,2019年浦東衛星廳工程將竣工投運,預計到2020年兩場年客貨吞吐量將達到1.2億人次和400萬噸。今年,全球旅客通過移動設備實施機票預訂、值機辦理和登機牌打印的比重分別提升了29%、141%和232%。航空運輸規模的持續增長,旅客日益展現出的對移動互聯服務使用的偏好,迫切需要更好地發揮移動互聯技術,提升機場安全、運營和服務水平。
當天下午,13家聯盟成員高管圍繞“機場未來發展中移動互聯的應用”的主題進行了交流與分享。上海機場集團總裁景逸鳴介紹了上海機場利用移動互聯技術在運營、服務、管理上的應用,并描繪了未來的智慧機場。
景逸鳴介紹,近年來,上海機場在應用移動互聯技術上作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旨在進一步提升機場運營、服務、管理水平。在服務方面,開發了上海機場旅客服務APP,搭建了上海機場支付統一結算平臺POS通;在運營方面,開發了航訊快報微信平臺、即視通APP,管理人員通過手機即可了解機場實時運行信息、運行狀況;在管理方面,開發了生產經營數據統計分析APP,可以實時獲取各類生產經營數據的統計分析和趨勢報表。景逸鳴說,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移動互聯技術在智慧機場建設上的應用。在不久的將來,旅客可以通過APP在上海兩場實現自助值機、自助行李、自助安檢、在線購物、自助登機的智能旅行。同時,我們正在研究開發基于移動定位的熱力圖與3D地圖,實時監控各區域人流分布情況,合理調配人員與資源,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會議還討論確定了下屆東亞機場聯盟會議由日本成田機場主辦,并商討了成員機場之間網頁互聯事宜。會上,上海機場與羽田機場宣布了APP合作意向,雙方將在未來的一年內,陸續實現航班動態數據、機場特色服務等信息的互聯共享,同時上海機場也將逐步與更多的聯盟成員開展相關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國際旅客服務新模式。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