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巴掌打在了地服小哥的臉上,也打在了所有民航人的臉上
一巴掌,兩巴掌,三巴掌......
掌掌都往地服小哥的臉上和頭上打。
這位阿姨,你也為人母,
你也真能下得去手啊!
看著這樣的視頻,內心除了憤怒,更多的卻是辛酸。
因為我們也和這位機場地服小哥一樣啊,我們從事著一樣的職業,我們甚至在同樣的崗位,有誰能保證,像這樣的旅客,我們不會遇到呢?誰又能保證,這樣的巴掌不會扇在我們的臉上和頭上呢?
勸過很多次,說過很多回,旅客和民航人本是一家,我們做的不對的不好的,您該批評批評該指正指正,別打人,別用污言穢語侮辱人。
可惜,有些人不聽啊。曾經有人跟我說,“打民航人,罵民航人,是因為民航人的服務態度不好!”
那我想請問,上面圖中的小哥,罵不還口,打不還手,被打后還陪著笑臉,他的服務態度哪里不好,你告訴我!
正如這位網友所說的:我們比你們更想航班正常,但決定不是地勤能控制的。我們代表公司,我們更代表自己。父母都沒打過,你一個身為人母的憑什么打別人的孩子?
看著這個視頻,生生忍著才沒讓眼淚掉下來。平時遠機位暴曬的是地服;在航班延誤時,接受輪番拷問的也是地服;被旅客潑盒飯潑泡面的還是地服。
雷雨季,機務、貨運大哥風里來雨里去,大太陽能曬蛻皮;飛行、乘務也一直保持等待狀態;客服電話一個接一個,別說去趟廁所,連喝水都沒時間;售票柜臺烏央央的全是人,恨不得自己打鍵盤的手可惜是機械手......
(突如其來的大雨打濕了衣服,回到候機樓第一件事不是找地方擦滿身的水,而是匯報航班情況。)
可到頭來呢,換來的又是什么?扇在臉上和頭上的一個又一個巴掌!我真的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么?!這些打人者辱人者憑借的是什么?
最寒心的還不止此,打人者氣勢洶洶,圍觀者卻還在高聲叫好。
一個壯年小伙兒被一年老旅客毆打,卻依然陪著笑臉,是打不過么?不是,是他要對得起這份工作,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對得起自己的公司和在一個戰壕里面數以十萬計的同行。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行!”
我們流著自己的汗,吃著自己的飯,不偷不搶,不拐不騙。遇到航班不正常,有時候忙碌一天,水米未進。遇到孩子不舒服,別說去醫院照顧,甚至連回去看一眼的時間都沒有。
誰能告訴我,為什么我們民航人全心服務,可最后換來的卻是這猝不及防的三巴掌!
這三巴掌打在了沈陽機場地服小哥的臉上,也打在了所有民航人的臉上。
還記得很久以前,@FATⅢ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雷雨過后,即便天氣好轉了,也不代表航班馬上能飛,大批異地備降的、取消的航班都需要處理,空中走廊通道就那么幾條,嚴重的流量控制在所難免。
相互理解,相互體諒,對在場的工作人員和旅客卻重如泰山。
說的很中性,也很可觀。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們持續改進,你批評哪怕投訴都行,這些都是您的權利,我們也歡迎,但是這不能成為打人、辱人的理由。還是那句老話,“民航人與旅客,本是一體。”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互相理解,有多難?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