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四川分公司生產指揮中心積極發揚“傳幫帶”優良傳統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新老員工傳幫帶”一直是東航四川分公司生產指揮中心的優良傳統,選擇理論知識過硬和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員工作為帶教師傅,幫助新員工充分了解部門文化,快速增長業務知識,薪火相傳,傳承和延續生產指揮中心的良好作風。
今年年初,東航四川分公司生產指揮中心迎來了一批年輕有朝氣的新員工。為了使新員工能夠盡早適應新環境,實現從學習到工作的角色轉變,各分部的帶教師傅們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從公司規章制度到日常工作流程,從航空安全的理論知識到航班運行保障的實操,從公司的通信網絡構架到各類設備及系統及整個公司的業務運作模式等等,培訓內容詳盡,全是滿滿的干貨。
嚴謹高效工作 傳承優良工作作風
在航班保障最前沿的運行保障分部,現場指揮員肩負著東上航所有進出航班的協調,這就意味著現場指揮員要具備較強的敏銳性,觀察能力強,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協調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帶教師傅對新員工們說:“如何將機位搭配達到最合理,快速過站航班的保障等,這些需要常年累月工作經驗的積累。遇到航班大面積延誤、雷雨天氣等特殊情況時,作為優秀的指揮員要迅速協調,最大限度保障航班正常推出。今年的暑運面臨國內局部地區疫情反彈,加之連續的大雨天氣,對現場保障的工作質量和強度是極大的考驗。
“面對這些復雜的情況,有壓力嗎?”當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新員工文超表示:“確實感到了壓力,也體會到了現場工作的辛苦。但是看到師傅們冒著大雨在機坪穿行,疫情時沖鋒在前,辛苦工作的同時還要帶教,沒有怨言,只有責任,一切的辛苦也就不算什么了”。現場的新員工們從帶教師傅身上看到勇于擔當、抗高溫、戰疫情的精神品質,他們感慨地說:“作為新時代的現場指揮員,我們將繼續傳承和發揚現場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風,為保障分公司安全運行工作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肩負公司網絡安全運行保障的信息技術分部,帶教師傅們一邊操作著電腦,一邊耐心地講解分析,手把手地把處理復雜網絡故障的方式,把實踐中積攢的經驗深入淺出地向新員工們傳授。在天府新機場東航基地的信息化建設工作期間,信息分部肩負重任,跑工地、勘查現場、研究方案、修改方案、加班熬夜都成了工作常態。新員工們紛紛表示,在前輩的身上學到了什么是技術人員的工匠精神,希望能像前輩一樣,學到更多的技術和知識,盡快成長為一名在業務上能夠獨擋一面專業信息技術人員。
生產指揮分部作為運行保障的指揮樞紐,老員工們個個經驗豐厚,業務熟練。帶教師傅們采用席位跟班的帶教模式,在日常工作中悉心指導新員工學習各項知識,其中包括公司規章制度、日常工作流程、航班保障任務等。在師傅們的帶領下,新員工們通過實操演練,不僅對工作流程有了更直觀的了解,還在實際工作中和師傅們共同攻克工作中存在的疑難雜癥,快速融入的工作角色,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業務能力,增加了新老員工之間的凝聚力和默契度。
發揚傳幫帶精神 促進新鮮力量成長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徒帶教理論上是一幫一,而在實際生活工作中,新員工如若存在些許疑惑,可向任意一位前輩請教,均能收獲耐心細致的指導。因此不論年齡、性別、閱歷,請教和幫助存在于方方面面的細微點滴之處。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生產指揮中心的師徒關系與其說是遞進,不如說是循環;知識閱歷不僅僅是簡單的傳遞,而是溝通和交互,這為生產指揮中心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例如去年,新員工憑借自己過硬的編程知識,用計算機替代了部分繁瑣機械的人工操作,極大地提升了日常工作效率。“傳幫帶”的優良傳統不僅提高了部門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對新、老員工的共同成長和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向倩、白衛國、王博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