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鄭州機場貨運增速居全國千萬級機場第一

圖:2012年,鄭州機場貨運逆勢飛揚,增速位居全國千萬級機場第一。攝影:鄧放
5月9日上午11點10分,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航站樓二樓國內出發(fā)廳內,流動的人群、導游手中擺動的小旗、電子顯示屏上快速翻動的航班信息,一片繁忙景象。這樣的情形,感染了幾位正在閱報候機的南方客人:“聽說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qū)規(guī)劃獲批了,鄭州機場要建設航空大樞紐。”“是啊,報紙上就是這樣寫的。”“這里未來將是中國的發(fā)展熱點”……
伴隨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qū)的獲批,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中原大地。高端客流、物流匯集,巨額投資落戶,新城拔地而起,使中原改革發(fā)展排頭兵的鄭州機場,順天時,得地利,靠人和,為中原崛起鋪設一條“黃金跑道”,裝上了強大的引擎。
數(shù)字見證發(fā)展速度
50多歲的王玉生是鄭州機場客貨公司的“資深”搬運工,他見到記者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想不到,真是想不到!”1978年,他平均每天才運兩三公斤貨物;現(xiàn)在,平均每天得搬四五百噸貨物。而30多年間,整個機場的年貨運量增長了100多倍。

圖:2012年,鄭州機場客運量同比增長15.01%,增速位居全國千萬級機場第三。攝影:鄧放
2012年,對于鄭州機場來說,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一個個數(shù)字,見證了機場“奮飛”的歷程,看似簡單的數(shù)字,卻勾勒出空港帥氣的模樣:
——去年,中國民航貨郵運輸量一路走低,同比下降2.0%,而鄭州機場貨運逆勢飛揚,貨郵運輸增長47.07%,增速位居全國千萬級機場第一;
——國際和地區(qū)貨郵吞吐量全年達到4.61萬噸,占貨郵總量的30.51%,同比增長309.8%;全貨機運量全年達到5.59萬噸,占貨郵總量的36.98%,增長357.3%。
——客運全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167.36萬人次,客運量同比增長15.01%,增速位居全國千萬級機場第三,全國排名從第21位上升至第18位;
——全年經停旅客量152.2萬人次,占旅客吞吐量的13.04%,增長23.31%;國際地區(qū)旅客吞吐量42.4萬人次,增長34.2%;
——客貨總運輸量快速增長,全年共完成貨郵吞吐量15.12萬噸,同比增長47.07%,行業(yè)排名從第20位躍升至第15位……
“目前,共有29家航空公司在機場運營,其中客運航空公司20家,貨運航空公司9家,開通國內航線86條,通航城市62個,開通航線達91條,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國和東南亞的干支結合的航線網絡。”機場市場部部長康書霞在推介會上向客戶展示這些線路。
“鄭州—巴庫—哈恩的全貨運航線直飛中亞,填補了鄭州到中亞無貨運航線的歷史空白。目前已開通直達洛杉磯、芝加哥等多個城市的11條國際貨運航線,占中部六省貨運航線的九成。”工作會議上,客貨公司經理馬飛匯報出這些數(shù)字。
數(shù)字背后,成績面前,鄭州機場已悄然邁入國內大型機場序列。
優(yōu)質服務打造航空樞紐
牡丹國色天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華貴美好的象征。肖雯雯是機場貴賓服務部“牡丹班組”成員之一,一次有位旅客突發(fā)疾病,她為旅客端來熱水服藥,直到旅客好轉后登機,她才放心地離開。
金杯銀杯不如旅客的口碑。讓進出港旅客感受到溫馨、體貼、滿意的服務是機場一線人員一貫的追求,除了強烈的責任心,服務制度的創(chuàng)新與嚴謹也不可或缺。

圖:機場的人性化服務為旅客帶來很大方便。攝影:鄧放
“T1航站樓增設了綜合服務引導臺,改造了中轉業(yè)務流程,還改進了不正常航班服務保障工作,健全與航空公司、聯(lián)檢部門的溝通協(xié)調機制。”機場地面服務部經理常曉濤如是說。
4月26日上午11點,從貴陽飛往包頭在鄭州轉機的喬先生走下飛機,來到中轉值機柜臺辦理手續(xù),10分鐘后,他通過專用安檢通道,進入中轉服務區(qū),喝茶、上網、休息……為提升機場中轉輻射能力,進一步推進鄭州國內大型航空樞紐建設,機場投資改造中轉流程,設立中轉旅客專用安檢、值機服務,下機后無需離開飛行隔離區(qū),即可到達中轉柜臺辦理手續(xù)。
為更好地服務中轉旅客,機場對中轉航班銜接時間在40分鐘至1個小時以內的旅客提供“快速中轉服務”;為2至6個小時以內的旅客提供中轉柜臺聯(lián)程值機手續(xù)、行李轉運服務;對于中轉航班銜接時間在6個小時以上及隔夜中轉的旅客,機場提供景區(qū)免費半日游及三星級酒店標準的免費隔夜中轉住宿服務等。

圖:機場的人性化服務為旅客帶來很大方便。攝影:鄧放
樞紐機場最重要的一個考核指標就是中轉旅客量。2012年鄭州機場中轉旅客達到6萬人次,今年將首次突破10萬人次。“鄭州中轉”的品牌已經在鄂爾多斯、包頭、呼和浩特、蘭州等城市打響。
“目前,名列世界前20名的機場,無一例外都是航空樞紐港,而‘樞紐’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中轉。中轉樞紐建設,能夠使航空公司將航班資源進行有效地組合,形成完善的航線網絡。”廈門航空市場部負責人如是說。
各項建設如火如荼
地方經濟要實現(xiàn)騰飛,必須擁有“騰飛”的平臺。
現(xiàn)在,走進機場空港大道,遠遠地就能看到,一臺臺挖掘機正在緊張地進行作業(yè)。為了更好地助力中原經濟區(qū)建設,加快推進鄭州國內大型航空樞紐建設,機場各項工程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2012年11月29日,全省首座異地候機樓正式啟用,從許昌乘機出行的旅客可直接在當?shù)剞k理乘機手續(xù),并搭乘機場大巴前往鄭州機場登機,實現(xiàn)旅客直通機場安檢的“一站式”航空服務。
圖:鄭州機場二期效果圖“十一五”期間鄭州機場航空運輸快速發(fā)展。攝影:鄧放
2012年12月19日,鄭州機場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工程新建4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4.1萬平方米的貨站樓和一條4F級的第二跑道。建成后,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29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50萬噸。二期工程還將新建27.4萬平方米的GTC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實現(xiàn)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銜接”,建成現(xiàn)代綜合交通樞紐。
“我們充分借鑒國內外大型機場的先進經驗,按照建設綜合交通體系的原則,在推進機場二期工程的同時,同步建設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引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機場集團公司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
如今,機場和航空港區(qū)的物流基礎設施也正在逐步完善,引進航空公司和貨運代理企業(yè),增開航線航班,支持空地聯(lián)運、多式聯(lián)運,引導航空貨運向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等一體化方向發(fā)展。
20世紀的鐵路大發(fā)展拉出了一座大鄭州,在知識經濟為主導的21世紀,空港經濟將成為中原崛起引領發(fā)展潮流的新“航向”。站在候機廳的落地玻璃幕墻前,身邊的旅客熙熙攘攘,外面的藍天白云與不斷起飛降落的飛機相互映襯,一幅現(xiàn)代化空港繁忙壯麗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相比鐵路和公路,民航的最大優(yōu)勢是“快”。但由于登機手續(xù)繁瑣,且旅客必須提前較長時間到達機場,登機前花費的時間甚至要比在空中時間還長。那么,有沒有一種方式,能讓乘坐飛機出行變得更加便捷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我國民航水上飛機首飛
- 下一篇:受持續(xù)強雷雨襲擊珠海機場多架航班備降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