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局將推出多項通用航空扶持新政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包括公務機在內的通用航空機隊在冊總數為1654架。張衡年/攝影
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包括公務機在內的通用航空機隊在冊總數為1654架。而在美國,這一數量為22萬架。
中國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昨天在上海參觀“2014亞洲公務航空大會及展覽會”。他宣布,民航將在年內推出多項通用航空扶持政策,“我們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鼓勵那些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自主建造通用航空機場。”
王志清昨天在上海宣布,多項扶持通用航空的政策將陸續推出。為了進一步激市場活力,民航局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自建通航機場。還支持各地民用機場設置商務航空功能區,簡化飛行員引進審批條件。“今年的工作重點是編制通航發展規劃。”他說,有關旅客投訴的處理制度也會逐漸得到完善,將推動相關行業協會的成立。
目前,包機飛行的收費標準、服務范圍等仍被少數幾家大企業主導。如果租用一架載客14-19人的公務機出行,每小時的費用約為8萬元。收費計時包括飛行時間和20分鐘的起降時間。如果將自購的飛機交由其托管維護,每年需要支付60萬元的固定維護成本。民航局承諾,將細化商務包機飛行的準入條件。
王志清昨天在2014亞洲公務航空會議及展覽會上指出,自2010年以來中國商務航空呈現出了井噴式的發展,飛機數量年均增長54.7%,年飛行量年均增長66.88%,起降架次年均增長65.09%。但在經歷3年爆發式的增長后,中國商務航空增速放緩。一方面,制約中國商務航空發展的外部環境長期存在,比如時刻資源的問題、基礎設施條件的問題等等;另一方面,中國商務航空自身建設方面仍然存在問題。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包括公務機在內的通用航空機隊在冊總數為1654架。而在美國,這一數量為22萬架。兩者差距太大。
“以往,租用公務機出行的群體中,以政府機構和大型國企較多。”上海金鹿公務航空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介紹,從中央政府“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等措施出臺后,公款包機的人數全線萎縮,這個市場已經不復存在。
飛機制造商介紹,向中國客戶推銷公務機,客戶往往擔憂飛不起來。目前,購買公務機的主體已經轉為民營企業主、社會名流。這些人的出行以商務目的為主,大多來往京滬廣等地,出行團隊平均為5人左右。
“在飛行前的3天,公務機運營公司向民航管理部門報備飛行計劃。但能否順利批復,無法確定。”該人士稱,如果原定的時刻無法放行,民航管理部門會順延飛行計劃,但此時,企業主已沒了乘坐公務機的需求。如果申請每天早晚進出港高峰時段起飛,獲批的可能性將更低。
一位擁有飛行執照的觀展者坦言,一架售價300余萬元的小飛機,其圈子里的朋友都能承受。“申請上海地區的起降時刻,可能要等2個月,這是購買公務機的最大阻礙。”
王志清還提及,全國只有380個通用機場,大量通用航空飛機依賴虹橋機場等大型機場起降。“這種機場的時刻資源又很緊張,怎么飛?”他強調,依靠空域開放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
“通用航空的發展是一個系統性問題,既包括空域的問題,也包括機場建設的問題,還包括基礎設施的培育,不是僅僅買了幾架飛機就能解決。大家覺得通用航空是一個好的市場,通用航空熱度很高,但這些系統性的問題不解決,我們的發展還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