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問路”通用航空
編者按:隨著我國近幾年相關利好政策的出臺,社會各界投資通用航空的熱情高漲,僅去年批準籌建的通用航空公司就達到114家。其中,擬開展公務飛行業務的有50家。通用航空產業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并作為國民經濟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開始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在今年的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也就通用航空在發展中的現狀、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路徑選擇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吳光輝:
加快通用航空運輸服務體系建設
記者報道:通用航空是民航業發展的基礎和航空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公共服務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國的通用航空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仍處于初級階段。未來如何讓我國的通用航空與運輸航空一樣振翅高飛?吳光輝認為,除了低空開放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加快通用航空運輸服務體系建設。
據吳光輝介紹,從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到現在,民航界和航空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上多次進行呼吁,并提交了很多提案,要求國家加快低空空域開放,發展通用航空。5年來,國家在該問題上給予了積極回應,并針對通用航空的發展在政府各個層面作了詳細的規劃,從低空1000米的開放試點到擴大試點,再到即將出臺的鼓勵地方政府修建通航機場和建設通航產業園的政策,國家對通用航空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視。
吳光輝認為,低空空域開放的目的是讓通用飛機飛起來,而我們最終發展通用航空的目的則是不僅要讓通用飛機飛得起來,而且還能落得下去,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通用航空運輸服務體系。他建議,應加強對包括通用飛機起降點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在一些機場可以修建專門的通用航空候機樓、停機坪,加強飛機航油及零配件供應維修體系在內的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加強飛行員培訓體系建設,加強氣象情報系統建設等。另外,他建議開辟一些通用航空專用航路,并在航路申請上盡量簡化審批流程,縮短申請時間,以充分發揮通用航空靈活性的特點,在處理緊急事件時能夠迅速飛出去,真正發揮它的作用。
對于目前不少地方政府積極修建通航機場的情況,吳光輝表示,通航與民航不一樣,相對來說投資更小、見效更快,地方政府修機場,這是一個好的現象,說明他們看到了通用航空的廣闊前景,我們應該對這種做法積極鼓勵。特別是一些小城市非常需要有這樣一個通航機場,有時候它在醫療救護、事故救援、抗震救災等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絕不是可以用錢來衡量的。
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直升機公司副總經理 余楓:
我國民用直升機產業鏈3年~4年形成
本報訊 記者劉璐報道:隨著我國直升機研發水平的不斷提高,民用直升機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直升機公司副總經理余楓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我國民用直升機產業鏈將在3年~4年形成。
目前,雖然我國還存在低空空域尚未完全開放、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和相應的法規有待完善等制約,但隨著我國低空空域的逐步開放,未來我國對民用直升機的需求將大幅上升,市場空間巨大。余楓透露,去年中國國產直升機在國內市場的銷售量達20余架,增幅顯著。“盡管從數量上看并不多,但相比前幾年,每年僅有1架~2架的年銷售量,國產民用直升機自主研發的步伐將會加快,國產民用直升機在國內直升機消費市場的占有比重將會迅速提升”。
余楓說,民用直升機產業發展是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對拉動內需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大有裨益。同時,我國民用直升機必須走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國家加大扶持力度。
中國直升機工業發展已有60年歷史,近10年,尤其是最近4年~5年民用直升機制造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余楓說,飛行器在美國通用航空領域的使用量每年最高時可達10多萬架,最低時也有七八萬架,其中直升機的占比超過一半。由此可以預測,我國的直升機使用規模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 唐曉青:
發展通用航空要有統籌規劃
本報訊 記者吳丹報道:“現在我們缺少的是一種統籌規劃,沒有統籌規劃就不能實現社會的智能性和科學性管理,也不能實現通用航空的良性發展。”全國政協會議婦聯界別小組討論會的間隙,唐曉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唐曉青認為,盡管通用航空發展的道路是漫長的、曲折的,但前景一定是光明的,畢竟中國對于通用航空有極大的市場需求。根據預測,隨著低空空域的逐步開放,今后10年間,我國通用航空年均增長有望達15%以上,到2015年我國對各類通航飛機的需求約5800余架次,到2020年需求約1萬余架。其中,私人飛機、公務機及培訓等需求增長較快,特別是私人及公務市場需求可能有爆發式增長,未來10年需求將超越萬架。“如果一個產業沒有市場的需求,那么這個產業就沒有發展的拉動力,最終肯定是無法發展起來的”。唐曉青表示,毋庸置疑,隨著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對通用航空的需求會愈發強烈,如何抓住這樣良好的機遇促進通用航空的良性快速發展,是我們現在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唐曉青建議,中國的通用航空不應一下子就發展到私人飛機領域,還是應該先從它的民生用途出發,讓它真正運用到警務、救災、監控、醫療救助等領域,為公共服務發揮作用,然后再慢慢地發展到其他領域。另外,考慮到通用航空的發展涉及制造、維修、運行等整個產業鏈上的各個部門,建議國家能安排一個部門統籌協調,專門負責產業鏈上各環節的協調和溝通,真正形成通用航空的良性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 胡凌云:
發展通用航空先要制定《通用航空法》
本報訊 記者吳丹報道: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通用航空產業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等各個方面日益增長的航空需求。雖然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通用航空的發展,但從總體來看,仍難以解決制約通用航空發展的一些重大瓶頸,特別是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有待完善。
“發展通用航空先要制定《通用航空法》”。胡凌云認為,近兩年大家一直在呼吁低空開放,但空域因素只是我國通用航空產業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國關于通用航空的法律和技術管理手段還不健全,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實現了低空開放,通用航空產業仍無法加快發展。“通用航空的發展沒有《通用航空法》的支撐,將來飛機是沒辦法在天上飛的,是要亂套的”。胡凌云告訴記者,目前北航正在做《通用航空法》的起草工作,該法律涉及的內容將涵蓋通用航空發展的各個環節。關于《通用航空法》的具體頒布時間,胡凌云表示還未確定,還要等國家層面來具體決定。
全國政協委員、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 孫聰:
打造通航產業園要與當地產業狀況結合
本報訊 記者吳丹報道:低空空域還未完全開放,通用航空產業園的投資及興建已在熱火朝天地進行中。如今,不少地方政府看準了發展通航的好處,開始紛紛打造通航產業園。對此,孫聰表示,打造通航產業園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必須與當地的經濟、產業發展狀況相匹配,與未來當地經濟發展的戰略相適應。
通航產業園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導開發建設,從它的分類來看,不僅有以飛機維修、制造為核心的產業園區,而且也有以航空制造和運營為核心的,以及發展私人飛行、航空作業等業務的產業園區。此外,還有更加綜合性的,除了通航制造、運營、運營綜合保障外,還附加酒店、旅游、住宅業務的通航產業園。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通航產業園,對于帶動就業、創造稅收、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進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大的社會和經濟意義。
孫聰認為,對于打造通航產業園,各地方政府要慎重,不要急于鋪攤子,應合理對其進行規劃,在規劃過程中要與當地的產業狀況有機結合,看清形勢后再有所行動。
孫聰說,《低空空域劃分和管理辦法》和《通用航空機場建設管理辦法》的即將出臺將為通航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各地方政府要把握機遇,因地制宜,讓通用航空產業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農工黨專職副主委 花亞偉:
建議將河南省列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
本報訊 記者吳丹報道:通用航空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各地的重視,地方政府發展通用航空的熱情日漸高漲。今年兩會,花亞偉帶來了關于支持河南省通用航空發展的提案,建議將河南省列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進一步促進河南省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
2010年11月,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了《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我國將適時、有序地推進和深化低空空域改革,逐步放開低空空域管制,促進通用航空產業快速發展。
據花亞偉介紹,當前,河南省緊緊抓住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歷史機遇,堅持民航優先發展戰略,加快全省通用航空規劃編制,加強對外合作,充分發揮國家體育總局安陽航空運動學校、河南藍翔通用航空公司等優勢資源的帶動作用,努力打造鄭州、安陽等全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試點城市,并已取得積極進展。目前,民航局已同意在安陽市開展通用航空產業園區試點工作,河南省周口西華、新鄉長恒等市縣通航機場項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其他市縣也在積極謀劃通用航空發展藍圖。2012年10月27日,國務院同意規劃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并在國務院批復的《中原經濟區規劃》中,明確提出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具體相關規劃正在加緊編制,河南省通用航空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為進一步促進河南省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充分發揮通航產業園區試點對全國的示范帶動效應,同時為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和實現中部崛起,為河南振興提供新的增長引擎,花亞偉建議國家將河南省列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進一步放開低空空域,支持河南發展通用航空。此外,他還建議國家盡快制定發展通用航空的安全、技術等相關標準,規范通用航空項目的審批程序。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陶智:
從國家層面出臺具體政策鼓勵通航產業自主創新
本報訊 記者吳丹報道:如今的中國航空運輸業已呈現出明顯的“倒三角形”發展趨勢——擁有非常巨大甚至可以比肩世界強國的航空運輸業,但卻擁有非常弱小甚至不足以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通用航空產業。為打破這種現狀,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陶智建議,應從國家層面制定支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鼓勵通航產業自主創新,支持民族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陶智表示,雖然在《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發布的兩年多時間里,國內通用航空市場出現了大量資金、人力、物力迅速集中進入的情況,我國通用航空已處于加快發展的關鍵階段,但是相對于我國的航空運輸業,通用航空領域仍處于弱勢,現行的政策及制度仍然不能滿足通用航空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在空域、人才等要素資源短缺,通航發展內部結構失衡,政策法規等保障環境不完善,市場準入和價格形成機制不健全等多個方面。
針對上述現狀,陶智建議國家制定能夠支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具體包括通用航空培訓、自主知識產權和中外合資的通用航空企業的進口優惠、國產通用飛機的銷售、機場等基礎設施能力建設、新興通航業態俱樂部以及地面固定運營基地建設等方面,以鼓勵我國通用航空產業自主創新,支持民族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陶智表示,通用航空在某些服務領域、機場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存在市場失靈的問題,因此在發展初期要積極發揮政府的引導和帶動作用。與通航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空域、機場、飛行員等基礎資源須從國家層面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由于通航產業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中有較大作用,地方政府也應從土地、財稅等方面予以支持。
陶智指出,發展通航產業,應支持通航企業擴大規模,政府應與航空制造、金融等相關企業合作創造需求,制定有別于公共運輸航空的通用航空安全管理制度。政府和通航企業應積極拓展通用航空在工業、農業、第三產業和應急救援等多領域內的應用,通用航空運營企業也要不斷提高自身服務能力和盈利水平,積極推廣同行文化。
此外,為了加快飛行員培養,快速擴大我國飛行員隊伍,陶智建議國家針對通航的特殊性,應出臺相應政策加快飛行員培養速度。一是在飛行安全管理、機場標準等方面設立與運輸航空不同的管理規范和標準,更好地適應飛行訓練的實際需要;二是鼓勵各類學校開設航空專業、飛行技術專業,培養航空技術和飛行人才,滿足通航對空勤、地勤人員的需求;三是調整制定適合通航的飛行執照管理,增設降低取照難度的執照類型,放寬私人飛行駕駛執照飛行學員的體檢要求,增設體檢機構,提高民眾參與的積極性。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理事長 劉子靜:
公務機發展潛力巨大
本報訊 記者王詩彧報道:“公務機市場在中國現在應該說是才剛起步,方興未艾,潛力很大”。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理事長劉子靜在接受記者關于通用航空的提問時,尤其提到了公務機的發展問題。
作為新興市場,中國公務機市場的發展潛力近年來格外引人矚目。近3年中國民航的發展結構中,公務機增長速度最快,2011年增長率達到了28%。據社科院發布的《流通藍皮書:中國商業發展報告(2011~2012)》顯示,未來10年公務機市場規模預計每年將以平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中國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公務航空市場。
在劉子靜看來,公務機市場的繁榮是一件好事。“中國有錢人越來越多,開展多層次的服務,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極為迫切,滿足出行方便快捷的需要、定位為高端服務的公務機就是其中之一。”劉子靜認為,“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間,都應該是中國公務機市場大發展的時期。
中國公務機市場的高速增長,已經被全球的公務機供應商和服務商看在眼里,許多公務機企業開始逐漸將其全球業務發展的重心轉移到中國。但也有人認為,中國公務機市場還并沒有真正起飛,用戶的消費觀念不成熟、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空域管制過嚴等,都成為制約中國公務機市場發展的“緊箍咒”。
“公務機發展中的瓶頸首先是觀念問題。中國人還沒有形成高效的消費觀念。”劉子靜說。公務機本質上是交通工具,與運輸航空相比,它的優勢在于靈活便捷、私密、高效,轉變消費觀念是公務機市場走向成熟的前提。
目前,我國適合公務機降落的機場只有200個左右,而美國有近2000個。對于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劉子靜認為需要地方政府統籌謀劃,才能予以解決。“政策要更加支持公務機的發展,機場的地面服務也需要加強”。
“除了消費觀念和政策支持外,影響公務機發展的第三個方面是空域,空域問題需要解決好。”劉子靜最后補充說。他認為,觀念、政策和空域三方面協調發展才能推動公務機市場走向真正的繁榮。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