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航“青海速度”注入動力
盛夏時節,大美青海,處處迸發著活力與激情。各地的游客,能“飛”來一睹青海的風情,得益于近年來民航發展的“青海速度”。這個速度能否持續?青海省政府最近出臺了《關于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促進民航業發展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給青海民航業吃了一顆定心丸。
2012年7月8日,《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大力發展民航業的熱潮。青海省政府《關于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促進民航業發展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是在什么背景下出臺的?有哪些具體內容?又將給青海民航帶來哪些利好?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青海省政府有關部門和民航有關負責人。
政府重視
民航密切配合
青海省發改委民航辦負責人向記者坦言,民航對青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青海雄踞青藏高原,地廣人稀、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率低。長期以來,青海省給人留下了“面積大省、人口小省、資源富省、經濟窮省”的印象。以前,地方政府對民航的關注度不高,發展民航的積極性不強。這一狀況在近幾年發生了改變。隨著地方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和群眾出行的熱切愿望,政府越來越認識到民航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把民航作為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的平臺。“機場尤其是支線機場不僅是運輸線、經濟線,關鍵時刻還是生命線。此次出臺的《實施意見》,可以說是經過各方溝通協調結出的碩果,是政府和民航加強合作、密切配合的起點。”該負責人說。
民航青海監管局副局長葛小飛告訴記者,近幾年,省政府對青海民航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2011年,青海民航召開第一屆工作會議,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長駱玉林出席會議,這給青海民航業帶來了信心。這幾年,監管局不斷加強與地方政府的交流。其實,地方政府發展民航的愿望十分迫切,但苦于對民航行業政策規章不了解,走了很多彎路。去年,監管局開展了機場建設座談會和機場建設程序培訓,發放了《民用機場建設程序指南》和他們編寫的近6萬字的《民用機場建設程序資料匯編》等資料,為地方政府提供支持。
提到《實施意見》,西北民航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西北管理局下轄4個監管局,而青海省是轄區內第一個推出《實施意見》的省份。青海民航總量小、起點低、底子薄、基礎差,然而近幾年,青海民航各項運輸生產指標不斷被刷新。此次《實施意見》的出臺,為快速發展的青海民航提供了機遇。”
目標明確
扎實推進九大具體任務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青海將完成西寧機場二期工程和格爾木機場改擴建工程,新建德令哈、花土溝、果洛、祁連、黃南、青海湖等6個支線機場,實現“一主八輔”的機場格局建設。《實施意見》目標明確,有如一面旗幟,為青海民航發展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在明確目標的基礎上,《實施意見》提出了加強民航發展規劃和建設、創造民航安全運營環境等九個方面的具體任務。《實施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提高民航企事業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強化安全防控措施,增強安全保障能力。對民航來說,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事實上,青海各單位一直在努力踐行持續安全理念。為了保障飛行安全,監管局促成青海省出臺了《民用機場電磁環境保護管理規定》,青海成為全國第一個以省為單位頒布規定、劃定保護區域并向社會公布的省份。
為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2011年,青海監管局成立了青海民航推進SMS建設領導小組,持續做好跟蹤檢查指導,使轄區內安全管理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此外,監管局還出臺了《青海民航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備案監管辦法》,狠抓企業主體責任、領導者領導責任、員工崗位責任,在整個青海民航形成了“領導緊繃安全弦,全員搭建安全網”的良好局面。在抓好企事業單位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同時,青海監管局不斷推進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還將于近期出臺《青海監管局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如今,國內外臨空產業園正開展得如火如荼。正是看到了臨空產業的發展前景,《實施意見》中明確要大力發展臨空產業,加快推進曹家堡臨空綜合經濟園建設,積極培育以航空運輸業為核心,集現代物流、商貿、會展、旅游、新技術出口加工等為一體的臨空產業集群。據省民航辦負責人介紹,目前,曹家堡臨空綜合經濟園還處于前期籌劃階段,附近居民正在進行搬遷。未來,青海將把曹家堡臨空綜合經濟園建設成為功能齊全、設備一流的“航空城”,成為連接國內外的資源配置樞紐和青海特色資源、高新技術產品快捷配置的通道。
2012年3月5日,由青海省與東航合作引進的飛機首航,有效解決了青海沒有基地航空公司的瓶頸,創建出了我國地方航空企業的“青海航空模式”。針對地方航空力量,《實施意見》提出,將在政策、資源、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時推動大型航空企業在青海設立運營基地,增加過夜航班和始發航班,持續優化航線網絡。此外,《實施意見》還提出,要努力把通用航空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青海首家通用航空公司青海飛龍已經獲批。青海飛龍順利組建后,省政府將給予其相關的政策優惠,必將對青海的通航發展產生示范意義。
《實施意見》明確要以機場建設為突破口,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適度超前的原則,合理布局省內機場。總體目標的制定,正是遵循了這一原則。近幾年,青海民航可以說是年年都有新氣象,2009年,玉樹機場建成通航;2010年,德令哈機場奠基開工;2011年,花土溝機場奠基開工;2012年,果洛機場奠基開建;同年,祁連機場完成選址。2013年7月27日,西寧機場二期工程竣工投用,新跑道、新航站樓,預示著西寧機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西寧機場負責人表示,西寧機場已經認識到,良好的服務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實施意見》指出,要持續提升運輸服務質量,這正與機場的想法不謀而合。未來,西寧機場將從服務理念、服務意識、服務流程等方面入手,解決服務方面的問題,全面提升服務質量。
政府主導
加大財稅扶持力度
《實施意見》提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將民航產業發展擺在重要位置,做好民航業發展規劃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土地利用、城鄉建設等規劃的銜接。這明確了民航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為民航的發展開了綠燈。
機場既是民航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城市的公共基礎設施,這就決定了作為機場投資主體的政府要為機場的安全運營營造良好的環境。青海省地處偏遠,要加快發展,必須建立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尤其要適度超前建設空中交通運輸體系。為此,《實施意見》指出,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主體作用,并具體列舉了七項措施。措施從機場選址、氣象資料收集、供水、供電、網絡等多個方面明確了地方政府的主導地位。
民航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因此,要想發展民航業,資金投入必不可少。在《實施意見》中,有關加大財稅扶持力度的條款多達八項,論述足足占了1/10。由此可以看出,真金白銀背后政府對民航支持力度之大、決心之誠。《實施意見》提到,將加大機場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提高支線機場運營補貼標準。對此,省民航辦負責人說:“我們將積極為民航單位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對于符合國家規定的民航企業項目和符合節能減排相關政策的有關項目,給予稅收優惠和資金支持,爭取基本航空服務計劃在青海試點。”
據葛小飛介紹,早在2011年1月24日,在青海民航監管局組織召開的首屆青海民航工作會議上,青海省政府首次為民航劃撥航空運輸發展專項基金。自此,民航和地方政府建立起了緊密聯系,民航專項基金每年都會劃撥。未來,西北第一個基本航空服務計劃試點有希望在青海落地開花。屆時,青海民航將為青海省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