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大西洋航線:變局中的運力隱憂
張旭/制圖
今年,廣受歡迎的跨大西洋航空市場再生變局。達美航空和維珍大西洋航空于今年1月開始了聯盟合作,芬蘭航空、全美航空于今年4月加入了美國航空、英國航空和伊比利亞航空所在的跨大西洋航線聯營陣營。這是自2010年以來跨大西洋航空市場上發生的最大變化。
數據顯示,跨大西洋航線今年夏季的總運力增長超過了8%。值得注意的是,漢莎航空和法航—荷航集團分別在今年6月和7月下調了全年的盈利預期,并聲稱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受到了跨大西洋航線上運力過剩的影響。
運力增長的代價
在跨大西洋航空市場上,各航空公司紛紛增加運力投放,或開通新航線,或增加航班頻次。奧地利航空新開了維也納—紐瓦克航線,達美航空和法航—荷航集團共同在亞特蘭大—阿姆斯特丹、亞特蘭大—巴黎航線上增加了航班頻次,低成本航空公司挪威航空在過去的一年內甚至開通了14條新航線。
為了將重點放在聯營合作伙伴的市場上,跨大西洋航線長期以來不斷向點對點的航空市場轉變。航空公司/機場項目總裁克雷格·詹金斯分析跨大西洋航線的運力增長趨勢已經長達數年。他認為,2014年,越來越多新開的跨大西洋每日航線是中樞輻射型航線,而非點對點航線,這在近5年來尚屬首次。
他引用了由波音757-200飛機執飛的6條新開中樞輻射型航線,來說明在航線層面進行市場細分是非常盛行的。這些航線包括全美航空的美國夏洛特至葡萄牙里斯本和英國曼徹斯特的航線,以及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美國華盛頓杜勒斯機場—西班牙馬德里航線。
Innovata Data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北大西洋市場定期航線的總運力比去年同期增長8%。但是,這一增速被證明有些過了頭。巴克萊投資銀行分析師Fintzen說:“毫不意外,隨著整個夏季國際運力的穩步增長,我們懷疑運力過剩正在影響跨大西洋航空市場。”
法航—荷航集團、美國航空、達美航空、漢莎航空和美聯航都承認,跨大西洋航空市場今年夏季的運力增長難以為繼。盡管如此,只有法航—荷航集團和漢莎航空這兩家歐洲航空公司下調了今年的盈利預期。
今年6月,漢莎航空將全年的運營利潤目標從此前預計的13億歐元~15億歐元下調為10億歐元,并聲稱跨大西洋航線上的運力過剩是導致收益減少的原因之一。當被問及漢莎航空下調盈利預期的相關事宜時,美國柯文投資公司分析師貝克爾說:“漢莎航空的問題是該公司特有的問題,其在市場上投入了過多的運力。加上全美航空退出星空聯盟,他們忽略了在美國市場上對旅客的中轉服務。”
她說,美國費城和夏洛特都是全美航空的樞紐。在今年3月全美航空退出星空聯盟,導致漢莎航空失去了這一重要的代碼共享合作伙伴后,漢莎航空仍然繼續使用空客A340飛機執飛法蘭克福—費城航線,以及夏洛特至法蘭克福、慕尼黑航線。
美國航企的應對
巴克萊投資銀行分析師Fintzen表示,美國航企受跨大西洋航空市場運力增長的影響微不足道,因為他們擁有龐大的國內業務。他估計,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和美聯航大約七成的收入來自于美國國內市場。“盡管第二季度國際市場上的運力增長限制了國際航線的每座位里程收入,但美國的國內航空市場需求強勁,美國航企的營業利潤率增長了4%~5%。”他說。
盡管合作伙伴漢莎航空受到了影響,但美聯航負責國際航線規劃的總經理安迪·布坎南對公司的前景持謹慎的樂觀態度。同時,雖然法航—荷航集團發出了盈利警告,達美航空總裁艾德·巴蒂斯安卻強調,公司的收益將實現持續增長。
布坎南說,盡管跨大西洋航線上的運力略有過剩,但美聯航能夠刺激市場需求。該公司正在調整運力和航線計劃,從而使其冬季的運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今年第二季度,在跨大西洋市場運力增長0.3%的基礎上,美聯航的單位客運收入增長了2.5%。
達美航空的巴蒂斯安表示,投資者已經在擔心跨大西洋市場上的運力形勢。他認為,雖然達美航空的單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將受到該市場的影響,但其營業收入的前景很光明,今年第三季度預計將增長5%~6%。
巴蒂斯安說,達美航空與聯營伙伴法國航空、荷蘭航空、意大利航空和維珍大西洋航空在今年冬季將控制運力增長,使其增速保持在1%~3%。今年第二季度,在運力削減1.6%的基礎上,達美航空跨大西洋航線的單位客運收入增長了7.2%。
“我們發現市場有些疲軟,但是由于我們與英國航空、伊比利亞航空和芬蘭航空形成了聯營網絡,我們更不容易受到影響。”美國航空大西洋聯營業務總經理約翰·貝徹說。前往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的兩艙需求非常強勁,減少了部分運力過剩的市場對美國航空的影響。美國航空今年第二季度在跨大西洋航空市場上的運力增長了7%,單位客運收入則增長了2.7%。不過,這種增長趨勢估計很難保持下去。
美國航空總裁郭斯杰表示,今年下半年,美國航空在跨大西洋航線上將削減3%的運力,從而使其全年的運力增長保持在2%的水平。
市場競爭的影響
對于像漢莎航空這樣有大量從中亞、印度、中東地區經歐洲樞紐前往北美洲的中轉旅客的航空公司來說,激烈的市場競爭會對其收益產生負面影響。但是,其受影響的程度與美聯航所受的影響不可同日而語,因為后者所受的影響僅限于在跨大西洋航線上。
阿聯酋航空、阿提哈德航空、卡塔爾航空等中東航空公司正在競相開通北美航線。Innovata Data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卡塔爾、阿聯酋同美國之間的運力增長了近1/3,達92億可用座公里。中東航空公司和漢莎航空及其他歐洲航空公司相互競爭,爭奪前往北美的客源。最近,阿聯酋航空開通了迪拜至波士頓、芝加哥航線,阿提哈德航空開通了阿布扎比—洛杉磯航線,卡塔爾航空開通了多哈至費城、邁阿密航線。
目前,三大聯營陣營在跨大西洋航空市場上的運力份額幾乎平分秋色。Innovata Data的數據顯示,寰宇一家合作伙伴美國航空、英國航空、芬蘭航空、伊比利亞航空、全美航空占有23%的份額,天合聯盟合作伙伴法國航空、意大利航空、達美航空、荷蘭航空和尚未加入任何航空聯盟的維珍大西洋航空占有28%的份額,星空聯盟合作伙伴加拿大航空、漢莎航空、美聯航占有25%的份額。
今年1月,維珍大西洋航空與達美航空開始了聯盟合作。在談及聯盟合作的表現時,維珍大西洋航空北美地區高級副總裁克里斯·羅西說:“這一市場對我們越來越有利。”維珍大西洋航空與達美航空在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美國紐約肯尼迪機場航線上共同調整了航班計劃,與達美航空的部分航班在希思羅機場第三航站樓進行了同地協作,并將從今年10月起在倫敦至亞特蘭大、洛杉磯航線上共享地面設施。
貝徹表示,美國航空已經看到了達美航空和維珍大西洋航空結盟帶來的影響。他補充說,雖然芬蘭航空和全美航空的加入擴大了美國航空所在聯營陣營的航線網絡,但要說這種結合能夠增加公司的銷售額或其他收益還為時尚早。
相比之下,美聯航的布坎南聲稱,公司還沒有受到達美航空與維珍大西洋航空結盟、芬蘭航空與全美航空加入美國航空所在聯營陣營帶來的影響。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