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低成本航空強勁“起飛”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4年10月16日消息:記者從16日舉行的中國低成本航空峰會上了解到,目前已有6家國內外低成本航空公司進入深圳運營,以春秋航空為代表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吞吐量成倍增長。
深圳市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繁華在當天的峰會上表示,深圳機場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加寬廣的胸懷歡迎多元化的航空公司進入深圳機場,進一步完善深圳機場的航線網絡布局,提高深圳機場的客運業務量,實現合作共贏。
6家低成本航空公司進入深圳
據了解,深圳機場低成本航空的發展可以上溯到2006年,截至目前已有6家國內外低成本航空公司進入深圳機場運營。
業內人士介紹,航空客運市場主體一直以來主要面向中高端、公商務旅客。隨著普通居民消費能力的增長以及民航旅客結構的變化,民航休閑旅客比例已高于公商務旅客,自費出行的旅客增長較快,再加上深圳及周邊地區大量務工人員,非商務旅客對航空運輸尤其是以低票價為顯著特點的低成本航空的需求持續高漲。
深圳機場在2006年2月引進了第一家國外低成本航空公司——新加坡欣豐虎航,運營深圳-新加坡航線。隨后,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深圳迅速發展起來。
2010年3月,國內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進入深圳市場。截止今年9月,共有6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深圳機場運營,其中國外低成本航空公司2家,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4家。
低成本航空客座率高啟
2007年,國際知名低成本航空公司亞洲航空進入深圳機場。統計顯示,亞洲航空2013年深圳旅客吞吐量的市場份額已占據深圳機場國際(不含地區)旅客吞吐量41%的市場份額。
國內的典型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自2010年3月在深圳機場運營以來,旅客吞吐量在2010為9.5萬人次,到2013年達到66萬人次,每年成倍數增長。航班平均客座率達到94.5%,在深圳機場目前所運營的航空公司中,其客座率水平居首位。
記者了解到,春秋航空在本月26日即將開通日本高松、佐賀兩個新航點,成為深圳機場首個開飛國際航線的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
激勵低成本航空公司進駐深圳
面對行業內周邊機場及高鐵等其它交通方式日益發展帶來的挑戰,深圳機場積極探索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大力引進和發展低成本航空,利用低成本航空對三、四線城市及旅游城市的高通達性,滿足不同層次的旅客消費需求。
據記者了解,目前深圳機場正在探討通過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平臺,降低收費,激勵低成本航空公司開發深圳市場,滿足社會大眾對航空運輸的不同需求。未來將一方面努力優化服務流程,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環節等措施,滿足低成本航空公司簡化、高效的運營需求;另一方面,深圳機場正在研究建設低成本候機樓的可行性,滿足旅客地面服務的最低需求。
背景資料:低成本航空發展前景廣闊
低成本航空公司起源于美國,目前,全球低成本航空公司已超過170家,市場份額已由十年前的不到10%提高到26%,東南亞已經超過30%。低成本航空在歐美2小時—3小時航線的市場份額呈不斷上升趨勢,甚至在北美、歐洲市場上都形成了低成本航空在五大航空集團中占據兩席的局面。
據了解,目前有亞洲航空、捷星航空、欣豐虎航空等來自5個國家的13家外國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我國運營,開通了至23個國內城市的航線,每周經營定期航班322班。但我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目前的市場份額還不到5%,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低成本航空市場份額將達到20%--30%,將保持年均12%高速增長,低成本航空市場年運輸人次達到3億人次。未來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低票價,高正點率,快捷便利的空中巴士”的市場運作必惠及更多百姓市民。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