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日本公司開始招兵買馬 已租用一架B737
在國內低成本運營已經嘗到“甜頭”的春秋航空,正在悄然把低成本模式向海外輸送,其第一站選擇了日本。
記者昨天(9日)從春秋航空獲悉,公司在日本注冊了一家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日本”。最近,這家公司關于航空運輸業務的相關許可證的申請已被正式受理,申請被通過后,公司即可獲得在日本運營航線的權利。這也是國內首家到國外成立航空公司的航企。
作為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此前的航線網絡主要在國內,2010年,公司開通了上海浦東—茨城(東京東北部80公里)的國際航班,這是國內民營航空公司獲準開出的首條國際航線。此后,春秋航空又陸續開通了上海到高松和佐賀的國際航線,并一直希望介入日本國內航空市場,在當地成立低成本航空公司。
春秋航空的一位管理層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已經注冊成立的春秋航空日本就是與當地多家日本公司合資成立的,其中春秋航空持有33%的股權,其余約67%的股權是如IT行業、商社、旅游行業、投資基金等日資企業持有。
據記者了解,現在春秋已經開始在日本國內錄用飛行員和空乘,公司已經租賃了一架波音737飛機,并計劃先期申請開通以成田為基地的日本境內航線,包括成田—高松、成田—廣島、成田—佐賀等,希望能夠最快在明年5月份首航。
不過,日本當地的航企,也開始瞄準了廉價航空這一“香餑餑”。去年到現在,已經有三家廉價航空在日本成立,其中兩家由目前日本的兩大航企全日空和日本航空參與運營,另外一家則由低成本航空巨頭捷星航空參與投資。
根據日本當地媒體的報道,由于廉價航空公司相繼加入市場,去年,乘坐國內航線的日本乘客與前年相比增長超過8%,此次為6年來人數首次增加。
相比于三大國有航空等傳統航企,春秋航空的運營模式已經被證明可以將成本進一步降低。根據記者獲得的一份統計數據,2012年,春秋航空的主營成本比行業平均低28%,管理費用比行業平均低45%,銷售費用更是比行業平均低82%。
成本的下降,也給了春秋航空用低票價吸引客源的條件。比如記者查閱春秋航空網站顯示的今年國慶節后的票價信息,從上海至茨城的航班,最低票價就只需299元人民幣(不含稅);而到佐賀和高松的航班,最低票價更是只有199元人民幣(不含稅)。
值得注意的是,由日本傳統航空巨頭全日空參與投資的廉價航空桃子航空,在去年投入運營后就出現了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520萬元)的凈虧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達美航空再次訂購40架空客飛機
- 下一篇:國航榮獲2013中國旅游業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