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星香港3大論據撐發牌 低廉票價善用機場
捷星香港申請香港空運牌照,遭本地航空公司群起反對。董事長何超瓊現身反擊,稱現有參與者捍衛權益正常,公司為答辯早有準備,但坦言取牌進度或被耽誤數月。
捷星香港提出3大論據支持落戶香港,一來其票價可較傳統航空公司低廉一半;其二,可提升機場非繁忙時段效率,增加整體市場規模;最后也可增加旅客量、就業人數,有利經濟。
由澳航、東航、信德合資經營的捷星香港,其空運牌照申請(ATLA)兩周前刊憲,本地四間航空公司國泰、港龍、香港航空及香港快運,均向空運牌照局提出反對。
“對于現有航空公司,愈少參與者,愈易計數,但capacity(市場)不是少就是好。”代表信德進入捷星香港董事局的何超瓊稱,入股前有深入評估,不是沖動而行。她又引用10多年前澳門開放賭牌作例子,形容自己當時也是“受打擊的營運商”,但只要用不同形式營運,市場可以造大,讓各營運商生存。捷星香港服務模式與傳統公司不盡相同,不會是取替式競爭。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