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航空擬撤資國泰人壽 虧損或成主要原因
近日,東方航空將其持有的國泰人壽50%股權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總價8.5億元。東方航空欲抽身保險業務的舉動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事實上,在中國保險市場,險企“中資化”以及“中轉合”時有發生,國際資本有來有去,國內資本也頻頻換血。據經濟導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至少有8家險企股權轉讓(變更)獲得保監會批復。
13日,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保險行業是一個“馬拉松式”的行業,回報期長是其顯著特點,同時也需要投資方長期、持續性的投入。目前大部分中小企業迫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生存與發展普遍艱難,這使得不少中小險企紛紛出現股權轉讓現象。
股權轉讓頻現
據了解,國泰人壽2004年由東方航空與臺灣國泰人壽合資成立,雙方各持有50%的股權。此次,東方航空擬撤資國泰人壽,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導報記者注意到,這起股權轉讓并非是今年險企的第一例。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至少有8家險企股權轉讓(變更)獲得保監會批復。保監會網站資料也顯示,僅7月,保監會就密集批復招商信諾人壽、中新大東方人壽等5家險企的股權變更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在已獲批復的險企中,除富邦財險、天安人壽、幸福人壽保險為中小股東變更外,瑞泰人壽、中荷人壽、天平車險、招商信諾人壽、中新大東方人壽均為控股股東股權變更。
其中,瑞典斯堪的亞公共保險有限公司將瑞泰人壽50%股權轉讓給耆衛人壽保險(南非)有限公司;荷蘭ING保險將中荷人壽50%股權轉讓給法國巴黎人壽保險集團;招商銀行從深圳鼎尊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手中收購50%招商信諾人壽股權;中新大東方人壽的雙控股股東大東方人壽保險和重慶地產集團將各自的25%股權分別轉讓給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重慶財信企業集團,變更后,四方各持股25%;法國安盛集團收購50%天平車險股權,天平車險由中資企業變為合資企業。
此外,有消息稱,保險教父格林伯格或接手大眾保險,持股增至60%,若事實成立,險企則再現中轉合。
虧損或為主因
對于東方航空的退出,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除了東方航空本身要剝離副業的計劃之外,國泰人壽長期虧損、業績不明朗或許是東方航空最終選擇撤資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國泰人壽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年報顯示,國泰人壽2009年虧損1.41億元,2010年虧損1.82億元,2011年和2012年分別虧損1.61億元和1.21億元,4年合計虧損超過6億元。
霍肖樺認為,雖然2013年上半年國泰人壽實現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2240萬元,但從中短期上看,國泰人壽持續盈利的難度仍然較大。
另外,國泰人壽的償付能力也處于相當危險的境地。年報顯示,國泰人壽2012年年底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2%,較2011年末下降48.97%,已經逼近100%的監管紅線。而根據股權轉讓公告,截至今年6月30日,國泰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6%。雖然償付能力有所上升,但仍面臨償付能力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各路資本紛紛退出,短期內持續性的虧損是其萌生退意的重要原因。
導報記者了解到,當前國內中小險企普遍處于經營困難、業績虧損的狀態。以中荷人壽為例,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連續虧損2936萬元、1473萬元和1087萬元。期間,中方股東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50%股權轉讓給北京銀行。2012年,中荷人壽終于扭虧為盈實現凈利1210萬元,為其成立以來首個盈利年。但即便如此,仍未挽留住股東的退隱之心。今年7月,中荷人壽股東再次換血,外資股東最終由法國巴黎人壽保險集團接盤。
“在國內保險市場,還存在很多問題。資本的退出,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短期內并不看好國內保險市場,但這并不意味著其后續不會再次投資、進入國內保險市場。”霍肖樺分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美聯航承諾兌現烏龍機票 未透露損失金額
- 下一篇:四川航空9月24日將發3億元短融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