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連續2年入圍全球60大最安全航空公司
近日,德國專業航空雜志《AeroInternational》2013年發布的“全球60大最安全航空公司”榜單新鮮出爐,海南航空以零事故率居第八,連續兩年入圍前十名,位列內地航空公司之首。在今年進行的IOSA審核(國際航協運行安全審核)中,海南航空也以“零不符合項”的成績順利完成復審。面對如此值得稱道的安全業績、面對自成立至今保持的20載安全紀錄,海南航空副總裁謝皓明只用“安全,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這一平實的觀念來概括。
早在2005年,海航的決策層便提出“打造世界級企業及世界級優秀品牌”兩個世界級的發展愿景。創業者們深知要實現這一愿景,安全是絕不能觸碰的高壓線。海航的決策層許諾“對于安全投入絕不封頂”,每一名員工也以踏實的實干精神,構筑海航安全的鋼鐵長城。從不遺余力地6000萬重獎“6·29反劫機英雄”,到對經營層干部績效考核實行“安全責任一票否決制”,無不印證海航人時刻居安思危的謹嚴態度。
安全文化—深入骨髓的烙印
如果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那么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管理的靈魂。
“誠信、愛心、紀律、責任、公正、溝通、學習”,14個字的海航安全文化理念把誠信排在了首位。
“原來員工一碰到不安全事件,第一反應往往是把事情摁住,因為害怕被處理。這樣就十分不利于我們去分析事故的原因,有可能一個小隱患,由于沒有及時上報,最終演變成一次大事故。”安全監察部總經理陳寧對記者說,“誠信安全文化的實施,使原先‘事后算賬’的管理方式被員工主動性的安全管理所替代,處罰盡管依然嚴厲,但公司以分析原因為核心而非一味處罰的安全政策,讓每一名員工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公司的安全管理中來,其中每個月200多條的‘員工主動報告’就是最好的例證。”
安全管理符合“短板”理論,安全水平高低直接取決于對最薄弱環節管控。“100個飛行員,有99個合格,1個不合格,那安全管理也是失敗的”。海航極為重視對每一個飛行員、機務維修員、乘務員的關愛,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員工身心健康,保證員工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如為了解決機務人員擺渡車的問題,公司董事長多次親下一線落實,解決員工每一個細小的問題。而對于違反安全文化的現象絕不姑息,如曾經有機長在飛機推出停機位后為了遞送一份工作文件再次滑回停機位,立即被處分去當行李搬運員,一年后才逐步恢復飛行資格。今年連續查到的3起乘務員航前酒精測試超標事件中,所有相關責任人被解除勞動關系處理。
系統思維—安全管理的閉路循環
2005年被作為全民航SMS試點建設單位以來,海航圍繞安全政策、風險管理、安全保證、安全促進四大支柱,以前置性風險管理為核心,大力推進SMS體系建設,采用系統管理思維,著力打造安全閉環管理模式。
安全是一種狀態,要想讓這種狀態得以維持,必須要進行前置性的過程把控,才能把安全水平控制在人們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
一是體現在安全部門對風險源的評估。2013年,海航專項研究評估包括可控飛行撞地、跑道安全、空中防相撞、維修與適航、人為因素、客艙安全、地面安全、火等在內的八大核心風險,并圍繞核心風險及時動態調整安全管理的方向。兵馬未動,風險評估先行,例如2013年9月3日新開的北京-芝加哥航線,在對49項危險源風險評估報告中指出,芝加哥機場的塔臺語言極難辨認,機場7條跑道縱橫交錯,地形復雜。對此,公司下載了當地塔臺錄音對飛行員反復培訓,熟悉口音,將跑道程序、滑行線、停止線等標志編撰成冊,要求機組人員深刻學習,熟練掌握。二是體現在機組人員主動發現、識別風險的“主動報告”。2006年,某飛行員發現了呼和浩特機場新修的滑行道酷似跑道的風險源,形成主動報告遞交公司,由安監部下發業務提示,一段時間內,多家航空公司在該機場因跑道識別錯誤發生復飛,海航無一此例。
安全監察部的風險源審核報告-機組人員的主動報告-安監部的事件調查,這樣的閉環管理,系統管控,形成了支撐海航安全運營的大數據庫,也保證著海航的持續安全。
國際標準—敢為天下先
海航一直是中國民航對接國際標準并付諸實踐的先行者。
2005年引入SMS系統,引來了如今整個中國民航大力推行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浪潮。
率先引進了IOSA審計,通過國際專家的審核,客觀地反映安全水平,發現安全運營的潛在風險。
率先引進QAR數據監察系統(俗稱“黑匣子”),建立飛行安全大數據庫。
率先實行“近進復飛一票否決制”標準。
率先引入CBT(基于能力勝任的培訓)訓練標準,科學管理特業人員訓練。
海航一直保持著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與魄力,對于過程管控標準的追求十分嚴苛。因為海航深信“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積極與國際接軌,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引進來、走出去,才能保證海航安全運營不竭的生命力與驅動力。
創新驅動—第二次技術革命
海航自身在新技術研發上也取得了諸多成果。應用于運行控制系統的HORCS系統和針對波音737NG飛機的飛行健康管理系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記者在海航運行控制指揮大廳見識了HORCS系統,海航所有正在執行的航班情況全部顯示在該系統中。它對每一個航班的起飛及著陸階段進行分析,實現航班運行過程中的實時風險評估、告警、監控與抑制。
同樣對運行中的飛機進行監控的還有海航航空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健康管理系統。相比較傳統的機組人員先報告、地面人員再維修和現在流行的實時監控,飛機健康管理系統實現的是飛機故障剛剛發生,可能飛行員都尚未感受到,飛機健康管理系統已經顯示出故障原因,地面維修專家可以提早做好各項準備,既有力地確保了飛行和旅客生命財產安全,也有效提高了航班正常性。
而飛機健康管理系統只是今年以來海航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推出的32個創新項目的其中之一。這家航空維修企業內部設置了創新管理委員會,會對每年搜集到幾百個創新的點子進行評審,已經通過并投產的包括半自動飛機清洗車、可重復再利用的液壓管等,為自身節約了成本,也通過項目推廣創造了不菲的利潤。
到2013年,海航安全運營20周年,累計安全飛行354.9萬小時。
大道之行,海航正以從容穩健的步伐,以全球航空安全品牌先行者的姿態,走在創建世界級優秀航空品牌的康莊大道上。20年歷史風起云涌,記錄還在繼續,傳奇還在書寫。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港龍航空連續四度榮膺TTG最佳區域航空公司
- 下一篇:克羅地亞航空啟動私有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