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中國第一機場大省?
2018年9月21日中午,一架南方航空的波音737-800客機降落在了新疆自治區圖木舒克市新建成的“唐王城”機場。這座由東莞援建的機場是我國大陸地區的第233座民航機場,同時也使新疆的民航機場數量率先突破了20,達到了21座!
播報:網易航空《各省說民航》專題稿件已陸續上線了,后臺回復“河南”、“云南”、“海南”、“貴州”、“江蘇”、“青海”、“江西”、“湖南”、“重慶”、“福建”、“山東”、“黑龍江”便可看相關精彩內容哦!
圖木舒克機場試飛
圖片來自網絡
不過,你先不用去查機票,因為這座機場就連南方航空的官網上也還沒有呢——欲知最迅捷的民航資訊,歡迎關注網易航空頻道!
新疆自治區有2400萬人民,與臺灣省差不多,但是臺灣連綠島和七美都算上也只有20個航空站。所以說,圖木舒克機場的建成,使新疆自治區在“人均擁有機場數量”上超過了臺灣省,成為了全面的“全國第一機場大省”!
對不起哈——抱歉,數錯了。“人均擁有機場數量”最多的“省份”是澳門,因為澳門只有60萬人。此外,依靠“數量劣勢”在“人均擁有機場數量”評比中排名靠前的還有西藏和青海,都是“不足100萬人便擁有了一座機場”。
新疆自治區幅員遼闊,面積差不多是法國的三倍,在“全球最大的省級自治區”中排名第七,所以航空產業有著先天的優勢。同時因為地處邊疆,修建有很多大型的軍用機場,所以軍民合用機場成了現在新疆民用航空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的喀什機場、和田機場和哈密機場都是軍民合用機場。庫爾勒機場在2007年遷建時,還手拉手“軍民一家親”搬到了新機場,不像內地很多機場那樣“分道揚鑣”——當然,這主要還是因為新疆除烏魯木齊外都是支線機場,客流不大,互不影響,所以搞軍民合用非常合適。
新疆密密麻麻的機場
制圖:拉上窗簾
新疆的機場建設大概有三個高潮,分別是“盛世才時期”、“建國初期”與“21世紀”。軍閥盛世才是民國時期的“新疆王”,遼寧開原人,曾留日學習經濟和軍事。1933年起,盛世才掌控了新疆大局,努力發展經濟,建學校、搞交通、修機場。現在的烏魯木齊機場、哈密機場和伊寧機場(伊犁),最早都是由盛世才修建的,當時好像還開通了蘇聯的航線。
建國初期,我國大力發展邊疆,很多戰士連軍裝都來不及脫去,就開赴到西北參加新疆的經濟建設。新疆因此修建了一系列機場,包括克拉瑪依(舊)機場、阿勒泰機場、喀什機場、庫爾勒(舊)機場等——加“舊”字是因為后來遷建了新機場。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克拉瑪依的舊機場。克拉瑪依這座城市是因為石油而生,因此這個機場也是我國第一座專門的“企業機場(油田機場)”,比東營和花土溝早很多。
剛才提到的“沒脫軍裝的戰士”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兵團在新疆是相對獨立的,就像“農墾”與黑龍江省的關系一樣,“兵團”實際上享有“省”一級的權限。新疆的生產建設兵團目前擁有兩座民航機場,分別是石河子機場和圖木舒克機場。今年傳出消息說兵團一師廢棄多年的阿拉爾機場準備復建開通民航,那樣的話——就有三座了。
兵團旗下新疆通用航空的運五飛機
攝影:UNNAMED
進入21世紀后,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錢包鼓了起來,對新疆的航空出行需求快速增長。2010年開始,新疆陸續通航了阿克蘇、吐魯番、博樂、庫車等機場。而在這之前,由于九寨黃龍機場“瀑布式賺錢”的示范效應,新疆也開始關注旅游機場。
2006年,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那拉提機場開通;2007年,阿勒泰地區的喀那斯機場通航。這兩座定位于旅游的機場與黃龍機場一起,差不多是我國第一批“專業機場”,極大地帶動了當地旅游事業的發展。
在那之后,從長白山到稻城,國內出現了一大批旅游機場,現在已經數不清了。新疆自治區在2015年通航的富蘊可可托海機場,以及2018年通航的若羌樓蘭機場,其實也可以算作是旅游機場。
但因為天氣原因,喀那斯機場每年的冬季停航——這大約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季節性機場”。
喀那斯機場
圖片來源網絡
新疆機場的高速發展,除了自身的需要之外,也與新疆機場集團密不可分。新疆機場集團的總部位于烏魯木齊,這里的地窩堡機場目前是我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年客流超過了2000萬人次,位列全國第18位。
“地窩堡”機場光是每年的“建設費”收入就有10個億,而新疆地廣人稀,拆遷費用幾乎沒有,機場建設相對內地比較容易。所以,新疆提出了極其宏大的機場建設計劃,預計2030年全區民航機場將達到30個,昭蘇、于田、和布克賽爾等地統統都要修機場。如果加上通用機場的話,這個計劃的數量則是——300座!
在美國廣茅的中西部地區,差不多每座超過3000人的小鎮都有民航服務,每天早出晚歸地用10來座的小型飛機將乘客擺渡到距離最近的大城市——我國GDP總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所以這個計劃也并不“玄乎”。在礦業、農林、畜牧和旅游的帶動下,新疆人民正越來越富,一張機票不過是一條羊腿的價錢,航空發展前途無量!
更何況,在“全國都富起來”之后,新疆航空產業的“被拉動作用”也非常明顯。這在除去“旅游”和“援建”之外也有案例——比如新疆的長絨棉。
以前河南農民都是坐火車去幫忙摘棉花,現在西部航空等多家公司開通了鄭州往返新疆的航線,幾乎成了“棉農專線”。
尤其是鄭州=庫爾勒的航線,不僅西部航空和南方航空殺的火熱,就連山東航空和江西航空都鉆進來搶人,機票便宜到130元/小時!比火車硬臥還劃算!
西部航空的A320飛機在烏魯木齊
攝影:UNNAMED
棉工們“打飛的”的直接結果,是使庫爾勒超過喀什成為了新疆第二大航空中心。烏魯木齊的地窩堡雖然是“中亞樞紐”,然而機場老舊,只有一條跑道;離城市又近,擴建難產;冬季大霧,經常延誤。
再加上新疆不像西藏云南那樣“氣象萬千”,所以很多航空公司干脆繞開烏魯木齊。現在的阿克蘇、喀什、伊寧、克拉瑪依、石河子、吐魯番、哈密、阿勒泰等機場,都已經開通了直飛內地的航班。
當然,疆內最密集的航線還是各地與省會烏魯木齊之間的擺渡。而提到擺渡,就不得不說一下已經消失的“新疆航空公司”。
烏魯木齊真正的民航事業起步于1985年,當年由“民航管理處”牽頭成立了“新疆航空公司”。成立初期的新疆航空公司只有兩架“雙水獺”小飛機,后陸續引進了6架圖-154做為主力機型。
1992年和1993年,新疆航空又引進了安-24和濕租伊爾-86兩種蘇式飛機各3架,并且開始嘗試引進美國波音公司的飛機,先后引進了2架737-300和9架757-200. 因為支線“擺渡”的需要,1997年開始,新疆航空又引進了5架世界先進的ATR支線客機。
新疆航空公司圖-154機隊
圖片來源:中新網新疆
太多的機型使得新疆航空疲于應付。在2002年的改革合并中,新疆航空被并入南方航空。在中國六分之一的國土上,暫時沒有了“自己”的航空公司。
2010年,海航與天津保稅區合作的“天津航空”看中了新疆市場,其成立的“天津航空新疆分公司”成為了新疆第二大航空公司。2013年,因為“錢不能都讓外人賺”,海航與烏魯木齊市政府又合作成立了“烏魯木齊航空公司”。
烏魯木齊航空公司目前擁有15架737-800飛機和1架ERJ-190飛機,是新疆的第三大航空公司,也算是新疆160萬平方公里上唯一的“自家航空公司”。
“地主”烏魯木齊航空的737-800飛機
攝影:威猛
海航在新疆不懈的耕耘很讓人佩服,天津航空更是以“第二家鄉”的姿態服務新疆民眾。其“亞洲最大的ERJ機隊”多半投入了新疆市場,開通了自烏魯木齊至所有新疆支線機場的擺渡航班(石河子和吐魯番因為距離太近沒有航班)。
就算是旅游淡季客流稀少的那拉提機場(新源縣),天津航空也堅持每天提供一個航班。2012年新疆挫敗過一起劫機陰謀,其航班就是由天津航空執飛的?梢哉f,如果沒有天津航空的參與,新疆人民就無法享受到優質低價的疆內航空服務,去新疆旅游的外地人也不可能“沾到這個光”。
在海航集團的競爭之下,南航新疆分公司的發展也非常“良性”。南航接手新疆航空之后,逐步退役了伊爾-86和ATR-72等飛機,在原來737-300的基礎上形成了以波音為主的機隊。
2012年五架ATR飛機退役后,南航將集團內部半數的ERJ-190飛機調往新疆,支持新疆支線航空事業。不僅如此,南航還將波音777和787等重型機調撥給新疆公司,讓人大呼“過癮”。
現在的南航新疆分公司擁有56架飛機,其中4架是全新的波音787夢幻飛機,是南方航空集團內除北京和深圳分公司之外唯一擁有寬體客機的分公司。
南航新疆分公司的787客機
攝影:拉上窗簾
新疆的通用航空事業也發展的非常好,跟黑龍江一樣,這里大片的田地適合飛機作業。位于石河子的新疆通用航空公司是我國第二大以農林為主的通用航空公司,光是運五飛機就有20多架。
此外,新疆境內的農林噴灑、電力巡線以及觀光旅游等市場都吸引著國內眾多的通航公司。在“行情好”的年份,買架“小松鼠(AS350直升機)”到新疆去給森林撒藥,每畝八塊錢,撒上三遍。在幾十萬畝森林的蟲害確認得到控制之后,買小松鼠的貸款也就還清了——如果對方不拖欠的話。
在公務機方面,新疆也很說得上話。“新疆廣匯”是我國著名的籃球俱樂部,其身后的“新疆廣匯集團”非常有錢。據說因為老板覺得球員參賽遠赴各地乘坐民航過于辛苦,出資購買了兩架公務機,一架是巴航工業“世襲1000”,另一架則是A320!
新疆廣匯世襲1000公務機
攝影:UNNAMED
新疆的路途是那樣地遙遠,以至于摘棉花和打球都需要乘坐飛機。當節奏越來越快,時間越來越值錢,人們才明白原來飛機才是最“省錢”的交通工具。
新疆有多大呢?——從烏魯木齊到喀什跟北京到上海一樣遠,有一千多公里之遙,火車要足足坐上一天一夜!更何況富蘊和且末等地至今還沒有火車。所以僅僅是“疆內航線”,就已經很值得研究。
于是國航、東航、川航、上航等公司紛紛殺入了疆內擺渡航線的爭奪,在烏魯木齊-喀什、烏魯木齊-庫爾勒和烏魯木齊-阿克蘇等航線上廝殺的狼煙四起!
要說聰明,還得是華夏航空。2018年4月9日,華夏航空避開了“狼煙四起”的烏魯木齊,突然宣布在位于新疆地理中心的庫爾勒機場成立過夜基地,一口氣開通了石河子、那拉提、塔城、伊寧、庫車等十幾條疆內互通航線。幾乎在新疆織出一張網來。華夏航空有將近40架CRJ900型支線飛機,與ERJ-190/195飛機一樣,新疆正是施展才華的好地方。
這要是三年后掙了大錢,難道還要把基地從重慶再搬到庫爾勒么?
華夏航空的CRJ900飛機
攝影:CR400AF-0207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退役15年 他不吭聲 沒人自己敢說飛得快
- 下一篇:返回列表